谁用小程序

2,258 阅读5分钟
原文链接: www.welkinx.com

在刚过去的微信公开课 PRO 版里,我有幸被腾讯选中,在现场听了张小龙大大对小程序的讲解与展望。思考和总结一番之后,我纯粹想表达一下自己对小程序 应用场景 的一些想法。

真的需要小程序?

在过去,我们一直在用着 “大程序”。在 10 年前,iPhone 带着 iOS 横空出世,丝滑的滚动、优雅的跳转、流畅的回弹,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交互体验。以至于逐渐取代当时如日中天的 Symbian ,在手机平台的争霸中雄踞一方。

既然我们在过去 10 年一直用着我们熟悉的 “大程序”,为何我们需要 “小程序” ?

因为 “小” ?

在过往,受限于技术成本,手机自带的内存空间可能只有 8G 甚至 4G(我两年前买的千元机自带 4G 空间…)。然而 iPhone 今年开始终于从 32G 起跳,约莫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即使是千元机也会效仿搭上最底 32G 的内存空间了,从最近上市的华为畅玩 6X 就可见一斑。有了 32G 空间的保障,用户还需要为了那占用不到 100M 的 App 而纠结于选择吗?

同时,我也有些朋友用着旧手机打开小程序之后就卡死了。诚然,小程序也不是旧手机的救星。

因为 “无需下载” ?

张大大在讲解小程序的时候,讲到了其特点之一:无需下载。那难道这个是我们要使用小程序的原因吗?回想一下我们在日常使用微信、支付宝、美团等等应用的时候,有因为它们要 “下载“ 而受到了困扰吗?并不。”下载“ 是一次性的行为,下载了,它就在那了。以至于在真正使用的场合,我们并不会因为要下载而被影响到。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已经发现了反驳我的理由了。先打住,留作一个引子。

关于未来的展望

张大大在讲小程序之前,描述他对于未来的想象的时候,讲述到了一个场景: 在未来,我们或许只要带上一个类似眼镜的东西,当我们看到了一样物品就会自动浮现对应的程序,而不用再为每一个东西手动去安装一个程序。 然后回到如今的现实生活,他又举了一些例子:在餐馆里吃饭的时候,扫一扫餐厅的二维码就能打开菜单的小程序进行点餐;在车站里扫一扫二维码就能打开小程序买票;在等车的时候扫一扫就能看到车到哪里了。在街上看到了什么感兴趣的东西,扫一扫他的二维码,就能获得服务

从描述中,我们似乎可以提炼出一句话: 在特定的场合提供服务

是这样吗?继续来验证一下。

“克制” 与 “合理”

有人说微信一直很 克制 ,而张大在会上说不做这么多东西是只做 合理 的事而不是 克制 。例如现在微信对于用户未曾使用过的小程序不支持模糊搜索。这似乎透漏着一个信息: 我不是一个应用商店,没需要的时候别乱逛 。而当用户到了合适的使用场景时,例如到了商家店里扫了二维码、或者被商家告知自己小程序的全称然后打开小程序。

当我们偶然到达了一个特定的场合,我们并没有预先知道在这个场合需要些什么 app ,这个时候我们扫一下二维码,打开这里提供的小程序,就能立即得到这里的服务。而在使用完成后,我离开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与我的日常生活大概也就没什么交集了,因此这个用过的小程序也不会继续存在于我的手机里。或许这个就是使用小程序最 合理 的理由。

现状

1 月 9 号,小程序正式推出的第一天,市面上就出现了非官方的所谓的 “小程序” 商店。在我看来这个跟上述的使用场景、跟小程序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因此微信也禁止了通过识别屏幕中二维码打开小程序的入口,只能通过 “ ” 来进入。这个也反过来进一步验证了上述使用场景的猜想。

为什么没有分享朋友圈的功能,这大大抑制了流量的增加;用了具有跟 app 相同功能的小程序之后,用户甚至可能会删除手机中的 app ;或许微信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也不想用小程序代替 “大程序” 。小程序跟 app 应用在两个不同的场景: 对于日常的刚需,我们需要的是赏心悦目的动画和交互;对于特定的场景,我们需要的是马上使用,用完再见。

当然,现在小程序刚面世,很多公司不假思索做出了自家的小程序,希望趁着火热获得第一波的流量红利,但接下来要怎么合理地划分自家小程序与 app 的功能,如何推广小程序而同时又不抢自家 app 的流量,才是最值得思考的事情。

以上都是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