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远程设计冲刺 - 给远程办公团队的一些小窍门

258 阅读5分钟

文/Jake Knapp 翻译/ONES Piece 任宁

译者按:随着进行设计冲刺的团队越来越多,在 DSC 进行设计冲刺的本地化尝试时,经常会有人来咨询如何进行远程的协作。希望《设计冲刺》一书的作者 Jake Knapp 的这篇文章能带来一些启发。

关于设计冲刺,最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如果团队成员不在同一个地方,要怎么样才能进行一次远程的设计冲刺?」

我听过不少人成功进行远程设计冲刺的故事,但是说老实话,我以前并不完全相信,因为设计冲刺的「魔力」有一部分就是由共处一室而来。

但是今年,我们 GV 的设计团队不得不进行了几次远程的设计冲刺……而且事实上挺成功的。远程冲刺并不是最理想的情况,也不是最好的情况,但它绝对是可行的。

虽然对于「如何进行成功的远程设计冲刺」,我依然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但是如果你决定尝试一下,我这儿有足够的招,(希望)能让你不崩溃。以下便是……

亲测有效的招数

  • 视频通话时使用 Google Hangouts。我对 Hangouts 有完全的偏爱,因为很久以前我曾经参与过它的开发。但是它在支持多人视频通话方面的确做得很好。

  • 使用 Google Slides 或者 Google Drawing 代替第一天的白板。我不喜欢 Google Slides,因为我觉得它用来做演示并不太好用。但是拿来当白板还是不错的。它的协同功能还能让身处异地的团队成员一起来编辑第一天的用户地图、长期目标和冲刺问题。

  • 也许是更重要的一点,要确保每个人都是「同等程度的不便」。当你在某个地方有块白板,这对于那个地方的人来说挺爽,但对于别的地方的成员就很糟糕了。通过 Slides,至少每个人都看着同一个「不怎么样」的东西。
上图并非来自一次真实的冲刺,但是你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我要怎么样让这些箭头指向我想让它们指向的地方?小窍门:当你拖动箭头的时候按住 Command 键来覆写「snap to」功能。这招在 Keynote 里也管用。
  • 如果可以,为那些不只一位成员在的房间,买一个像样点的 USB 会议麦克风。我们用的是这个 ,非常不错。

  • 在一个房间里尝试多设置几个摄像头。如果你在一个地点有多位成员参加,不要就只是让一台电脑参与到 Hangout 里面来。让一个摄像头对准房间,一个对准白板,甚至一个对准麦克风(当然麦克风开一个就行,不然很快你们就会被搞得晕头转向的)。

  • 考虑一下在第三天和第四天,把所有人集中到一个地点来一起进行决策、用户地图和制作原型的流程步骤,然后再在线上评估原型(第四天下午)和用户测试(第五天全天)。我知道这听起来像是在逃避「远程」,但要在线上完成第三天的流程会特别麻烦。

  • 在第五天,不要在每个用户测试之间进行讨论,全部弄完再讨论就行(除非你对测试者有特殊要求)。每个地点的人都自己记笔记,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再在视频会议里讨论和比较。我们这样做了几次,效果很好——每一次测试后都进行一次电话或者视频面试要消耗不少精力。

没有亲测,也许有效的招数

  • 分开做「How Might We」[注释1]记录。让每个地点(哪怕那里只有一个人)提出自己的一到三个最好的「How Might We」,在最后综合到一起。

  • 分开做草稿。在以小组进行完启发讨论后,每个人都独立做草稿,然后在结束时上交结果。

  • 你也许可以用 Google Slides 进行第三天的决策活动。把草稿的照片放到 Slides 里,然后让大家用圆圈形状往上面贴点点。这可能会很麻烦。

  • 分头进行在故事板和原型制作这两步时。这两步很难通过视频会议来解决。如果你的团队成员只是分散在两处,可以尝试把制作原型的工作分成不同的两拨(这招对于对比测试尤其好)。每个地点的团队可以制作他们自己的故事板和原型,在测试之前互相讨论。

远程冲刺会很累人

进行远程设计冲刺比面对面来做要难。在视频会议中保持对一组人的注意会把我们「原始」的大脑折腾得筋疲力尽。如果可以把一次流程分几周来进行(也许第一天在第一周,剩下的在第二周),那这对于远程设计冲刺是个好消息。

我依然觉得面对面进行设计冲刺是最好的办法。而且像我说的那样,上面的清单还不完整。如果你有更多的想法,在下面留言吧!(并且,嘿,如果你还没有《设计冲刺》这本书,这里可以买到。)

这是ONES Piece 翻译计划的第114篇译文。本文原载于 GV.com,作者 Jake Knapp,由 ONES Piece 翻译计划 任宁 翻译。ONES Piece 是一个由 ONES Ventures 发起的非营利翻译计划,聚焦科技创新、生活方式和未来商业。如果您希望得到更「湿」的信息,我们也有播客节目「迟早更新」供您收听。

[1]: 关于「How Might We」,请参见《How Might We: 顶尖创新公司的 “秘密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