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交工具,微信为什么没有强化分组功能?

1,511 阅读37分钟
原文链接: www.pmcaff.com
Beanpuzzy PMCAFF 内容运营

很多答主跟微博对比,我觉得回答这个并不应该列举微博。强社交app和弱社交app对比显得有点牵强。所以微信更该和QQ对比一下。不过这里不对比...

插话:

微信大概是因为鹅厂的巨额用户量,有了更追求私人定制的底气。一定插入这么一句是因为微信的产品形态得到成功一定是需要海量用户作为基础的,而且需要极为合适的时间。


三个细节:

1.先从微信的群发功能来看,其实每次私聊不是可以一键群发,而是有一个单次最多上限200人,而且会有cd。这是第一个细节。从功能上遏制你大规模打扰其他用户。

2.微信的群一直是没有完善的功能的,甚至都不配称之为群,这是微信的第二个细节。从功能上,就是尽量做到给用户最大化的自由。

3.QQ里一个用户只能出现在一个分组,但是微信一个用户可以打不同的标签,并不是没有,只是弱化。

一个野心:

从社交的覆盖,到支付领域的覆盖,到小程序的接入占领第三方。大概只有微店没什么起色,搜索只算起步不做评价。


微信的思路简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有了微信,你可以任性做你想做的任何事。

有了微信,你可以接受到所有对你最有价值的内容。

注意,是最有价值的内容。

价值由你而定,但是一定是最有价值的内容,所以我们对微信的每一个需求,都是实实在在的刚需。微信太大,所以只做刚需,他只做刚需,所以对它极度依赖。设个想象,如果app store和任意一款app撕逼,相信只有微信可以完胜。因为你对她的一切需求,都是刚需。

因此:

对于接受信息:并不是强关注、弱关注、不关注这种区分。不关注是不存在的,没有这种级别。弱关注是在你的列表里,随时去找,你记得名字,因为你关注。强关注出现在会话,你可以置顶。

再进一步分级,不是刚需,微信并不会搞~

以上,拙见

分享 | 评论 10 胡说产品 迅雷/TCL 产品总监

针对回答里的很多看法,不能苟同。

大家还停留在一个普通产品经理的角度看问题。面对微信,不能按常理出牌。因为你认为黏住用户很重要,但张小龙却觉得应该用完即走。微信的克制是超出我们想象的。想一下,我们做个产品日活10w的时候,老板就要求上广告变现了,微信9亿用户还能这么克制是多么的伟大。在这点上,我不只是现实中的微信粉,更多的来自精神层面的膜拜。当然,微信的克制远不只体现在广告上,更多体现在产品功能的迭代上。

有些同学觉得分组是伪需求,其实不是,很多人是有分组的习惯的,而且我相信绝对量不会少。以微信9亿用户计算,分组功能如果上线少说也有百万级的用户使用。而且,分组不是强迫的,不喜欢分组的同学可以不分组。所以,一般产品经理眼里这个分组是可以上的。

但是,微信不怎么做,因为理念不同。在张小龙眼里,非但必要是不会徒增功能的(当然,我猜的!)。换句话讲,不上这个功能也不会造成多大损失,为什么要上呢?微信的理想不是做一个超级应用,而是企图改变用户的生活方式。支撑这个理想,需要的是纯粹和极简。未来,微信平台上会承载很多东西,当然,现在也不少。任何一个功能的冗余或非但必要,都是对微信理念挑战,绝对不允许。在这点上,你可以理解为为统一思想而做的防微杜渐,也可以理解为类似马云的价值观,神圣不可挑战。

分享 | 评论 7 鱼种鳞 滴滴 产品实习生

题目问了两个问题,好友分组和公众号分组。

前几天听了一个关于微信开发成员的公开课,他有提到,但是我个人觉得他也没讲清楚为啥微信不分组。

他的意思是微信弄分组,不就和微博一样了吗?他个人以前玩微博时,分了几十个组,然后每天一个组一个组去点开,觉得看得很累,所以大概意思是他觉得微信没必要分组。(当时我的内心想法是谁像你一样分那么多个组啊,我就分三组。。这里开个玩笑哈哈)

我个人的看法,微信不分组的原因:


好友分组:

1、通讯是微信的核心功能,置顶和星标已经能解决熟人聊天的这个需求,所以不需要做分组。

微信的定位是熟人社交,我这里理解的熟人为关系比较亲密的,其实微信的最主要功能就是通讯,做了这么多年,那么多个版本,最核心功能还是通讯,其实你和熟人聊天,每天都聊的不外乎就是那几个(对你来说较为重要的),那么置顶和星标功能就能解决这个需求了。

2、微信不是资讯类的app,不需要分组去查看他们的消息,最核心功能还是通讯社交。

反过来说,你想做分组功能是因为你觉得微信加太多好友,想分门别类,但是其实,那一些关系一般的朋友,有事时可以通过搜索去查找并开始聊天。并不需要像微博那样子,一个类别一个类别的看他们的消息。

3、个人感觉,无法想象微信和微博一样有个下拉标签,一个类别一个类别那样。。


公众号分组:

公众号内容五花八门,的确是会让用户产生分组去查看的需求,但是你可以从这个角度去思考:

1、公众号文章的长度有别于微博资讯。分组了,你根本看不完。

由于公众号文章和微博资讯类消息的不同,公众号文章,你一点开进去看,至少也要两分钟吧?这时间其实算是比较长的,假设分组了,你关注的音乐版块,有十个公众号,你真的会花几乎半小时的时间去一个个点开每一条文章去看吗?且不说,有时一个公众号几天没看,一堆文章。。。

这样推理,置顶和星标已经可以很好的解决了需求了。其实每天固定一定会看的公众号,置顶就好了,各种类型,最喜欢的那些公众号置顶,快速能看见各种类型的资讯,不是一件挺好的事吗?

2、推文不像微博类资讯,一块一块,很短,扫一眼基本上就看完了,所以分组功能有存在的必要。

公众号文章太长,个人认为暂时没必要。

(有一天出分组内容了,那我。。。就当我没说过这些吧。)

分享 | 评论 43 compass 成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运营

有几种可能吧

1、正在研发还未上线,毕竟微信自身的定位属于熟人社交,除非是做微商广告这种用户,否则一般微信里好友不会特别多,至少不应该会达到你QQ的数量。

2、以张小龙的个性,是喜欢产品简化再简化的,很多有必要或没必要的功能他可能都不想放出来,像实验室这种搜搜看看的,也是为了一定的布局才出现的,分组这种对于产品没有太多本质影响的,估计也可能会放弃。

3、微信虽然好友上线是5000(我记得是),但微信是基于手机使用而诞生的,不像QQ,QQ是PC时代的产物,手Q上自然要延续相关功能特点,而微信没有历史包袱,实际上想在手机上以很合理的交互设置分组也不太容易,毕竟分组最多是便于查找,而搜索查找已经满足了这样的需求。还有人会考虑到朋友圈屏蔽或提醒时候的分组,那个功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一定要放到通讯录里来正式使用,所以至少通讯录的正式分组在微信的整体环境下,不是必须的存在。

分享 | 评论 7 pengideas 杭州 产品汪

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吧,有些点已经有人指出来了,还有一些我想补充一下。

首先是好友分组,个人觉得对于微信来说,完全就是个伪需求,为了说通这个论点,我们要先明确分组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为了更快的找到想要聊天的对象吗?可是分组的方案根本达不到这个效果,反而可能弄巧成拙。

1. 当联系人比较少时,直接就可以在列表找到TA,根本无须分组;当联系人比较多时,直接搜索是一个更快捷的方式,而不是先要回想TA被归入了哪个分组,这个环节对用户来说已经有了思考的成本,并且一旦回想错了,还会产生试错的成本;

2. 微信通讯录目前是按照字母排序,已经可以理解成是一个默认的分组形式了,并且更直观,用户认知成本也更低,以此来检索某个好友,相比通过分组检索好友,在操作流程上会更加自然顺畅;

3. 不像QQ(最初的PC版),找人聊天入口基本都是在通讯录列表,微信还有两个更高频的入口:一个是消息页面(也就是微信首页),经常聊天的好友和群,相对来说很固定,在消息页面直接就可以发起聊天了;另一个就是朋友圈,当我们看到好友的动态,想跟TA聊一下,直接就可以点击头像也就能快速的发起聊天了,有了这两个高频的入口,再去通讯录找人的场景已经少了很多了;

无论是分组根本无法满足我们想更快找到聊天对象的目的,亦或是通过其它入口或方式已经能达到想要的效果了。好友分组在这个原因上没有任何必要,反而是做了这个功能,会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使用成本和烦恼。

那好友分组是为了设置朋友圈可见权限吗?也完全说不通,因为已有的打标签功能才是更合理的设计方案

1. 分组的设计方案,在常规做法下,每个好友只能被放置在一个分组中。可实际情况,某个微信好友很可能对用户来说拥有多个角色,比如又是“同学”又是“同事”,而打标签就完美支持了这种情况,一个好友打多个标签。这样在发朋友圈设置可见权限时就更加灵活,适用性更强。

2. 分组的设计方案,在常规做法下,每个用户至少都要被放置到一个分组中,这样就使得把用户分组做成了一个加好友后的必要步骤(当然也可以有默认分组),至少在加好友的场景下增加了不必要的操作成本,而打标签则是一个比较隐性的操作,只要在用户需要用的时候才会涉及到,这种方案无疑对用户体验更好;

通过以上两点分析,不难看到,对于设置朋友圈可见权限的目的来说,打标签明显是比好友分组更合理的方案。

以上,无论是为了更快找到聊天对象,还是设置朋友圈可见权限,“好友分组”这个功能很难站的住脚,所以说其是个伪需求也不为过。


然后是公众号分组,对于获取资讯这件事情上来看,好像是有意义在,但可能也属于自己YY的需求范畴里,后面有时间在详细说一下我的看法。

分享 | 评论 12 柳柳要长肉 河马科技 运营经理

这里其实是分组和标签的区别。

qq就是分组,很强的区分,你在1组,就不会在2组,这是把人群做了一个强的划分。但其实真正的社交关系并不会这么清楚。

比如我的一个大学同学,毕业后和我去了同一个单位,在QQ里我很难把他放到“同学”或者‘同事’这个组,但是在微信里我可以给他打上两个标签。

简单来说,标签相对于分组来说更符合真实的社交关系,因为社交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组别划分。

分享 | 评论 3 基诺 百度 PM

其实原因很简单,微信的产品定位不是一款“聊天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为什么QQ需要做分组功能?因为QQ映射的是聊天工具,分组功能作为对“通讯录”的实体映射,在于帮助用户完成从传统沟通方式到网络聊天场景的无缝转换。

而微信的定位不是聊天工具,它的最终目的是让用户通过微信,享受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获得最大的快感。

fetch_fileff31232c282e5822097f63552e6b13d5-picture

请注意这几个关键词:简单、纯粹、原始

可以说,微信的所有功能都在围绕这三个关键词。

发送语音:点击即说,松手即停。(简单)语音沟通的方式,接近最原始的喊话。(纯粹,原始)

微信支付:扫码即付。(简单)一键转账,发送红包。(纯粹,原始)

公众号:收到推送信息即点击,不通过其他方式打扰用户。(纯粹,原始)公众号界面与聊天界面相同。(简单)

......

说到这里其实就已经有答案了。如果强化分组功能,相当于给用户增加了学习成本(简单);

用户在进行好友分组后,由于分组名称的缘故会不断强化对该好友的角色定义与认知(纯粹);

寻找某位好友并聊天的场景,其实就是找到他的“地址”,敲敲门,然后聊天的过程。分组的功能本质上与名称检索功能并没有任何差异性。如果是用户熟知的好友,用户一定会快速的找到他。如果是用户陌生的好友,即使加入分组功能,用户依然还是找不到他。难道会有人专门给不认识的人加个分组叫“陌生人”么?(原始

这么一个让生活方式不简单,不纯粹,不原始的功能,为什么要做?

分享 | 评论 8 艾大米 卓望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

答主主要询问了为什么微信不对好友进行分组,为什么不对公众号进行分组两个问题?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有几个看法。

首先我先谈谈分组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1.朋友圈屏蔽等功能更加便捷。

2.满足用户对于某一类用户的归属感。

3.群组讨论。

那么分组会带来哪些不好的影响?

1.微信分组对用户查找特定目标增加了操作复杂。我们先假设分组存在的情况,对用户查找流程进行分析:点开通讯录——>思考目标用户所在分组——>点击查找对象的分组——>再在其中找到目标用户(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然后再对比目前微信的情况,对该行为分析:点开通讯录——>点击字母进行查找——>再在其中找到目标用户(按照字母顺序排列)。对比发现增加分组后,用户操作复杂度增加。

2.微信分组后各组别如何排列?根据具备分组功能的QQ来看,新增组别是默认排在最后的,而后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喜好进行排序。这样又新增了用户两个操作难度:1.当分组数量太大,整个页面无法全部展示,此时查找分组时可能需要进行滑动操作。2.如何排序。大部分的用户可能都会根据关系亲疏进行排序,若存在每个分组中都存在联系密切的用户该如何处理?


那么为什么公众号不进行分组。

1.公众号文章发表频率限制与公众号发表时间不同。每天一篇的订阅号更具时效性,且因为各公众号发表时间不同,导致已阅文章与未阅文章分在了同一组别,那么多次查看会进行多次点击分组操作,复杂度增加。

2.公众号内容细化分类难以分组。同样是情感类公众号,但可以延伸出很多个分组方向。用户某一时间段对特定公众号的阅读欲望增强,而同组别其他公众号的阅读欲望减少等场景频繁发生。


总结下就是,分组带来的好处均可以在微信其他功能上实现,增加分组反而会影响操作复杂度,极简主义的微信又怎么会如此实现?

分享 | 评论 3 luckyma 英英达科技 产品经理

没有好友分组的原因:

1、通讯是微信的核心功能,置顶和星标已经能解决熟人聊天的这个需求,所以不需要做分组。

微信的定位是熟人社交,我这里理解的熟人为关系比较亲密的,其实微信的最主要功能就是通讯,做了这么多年,那么多个版本,最核心功能还是通讯,其实你和熟人聊天,每天都聊的不外乎就是那几个(对你来说较为重要的),那么置顶和星标功能就能解决这个需求了。

2、微信不是资讯类的app,不需要分组去查看他们的消息,最核心功能还是通讯社交。

反过来说,你想做分组功能是因为你觉得微信加太多好友,想分门别类,但是其实,那一些关系一般的朋友,有事时可以通过搜索去查找并开始聊天。并不需要像微博那样子,一个类别一个类别的看他们的消息。

3、微信的标签其实已经相当于分组功能了,并且熟人的关系很容易发生转换,标签可以实现一个人多个标签。灵活性更强,更适合微信这个通讯工具。

4、个人感觉,无法想象微信和微博一样有个下拉标签,一个类别一个类别那样。。

没有公众号分组的原因:

公众号内容五花八门,的确是会让用户产生分组去查看的需求,但是你可以从这个角度去思考:

1、公众号文章的长度有别于微博资讯。分组了,你根本看不完。

由于公众号文章和微博资讯类消息的不同,公众号文章,你一点开进去看,至少也要两分钟吧?这时间其实算是比较长的,假设分组了,你关注的音乐版块,有十个公众号,你真的会花几乎半小时的时间去一个个点开每一条文章去看吗?且不说,有时一个公众号几天没看,一堆文章。。。

这样推理,置顶和星标已经可以很好的解决了需求了。其实每天固定一定会看的公众号,置顶就好了,各种类型,最喜欢的那些公众号置顶,快速能看见各种类型的资讯,不是一件挺好的事吗?

2、像微博类资讯,一块一块,很短,扫一眼基本上就看完了,所以分组功能有存在的必要。

分享 | 评论 6 MR.黄先森 FB PM

关于好友分组:

首先,微信的定位是基于熟人之间的社交。其一:既然都是熟人,好友列表里面基本都是可叫出名字的,所以要找哪个好友,自然很容易通过搜索或者首字母索引找到;其二:虽然都是熟人,但是200好友里真的经常在聊的就那么几个,打开微信聊天主界面从上至下排序靠前的那几个就是。

第二,微信有置顶和标签功能,其本质上就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分组。

第三,与微信倡导的用完即走的极简风不搭。

针对“好友分组”这个需求来讲,我们不妨来想想到底是什么背景催生出来的,是否和微信的定位背道而驰。

状态1:回到我们刚接触微信那会儿的纯真年代,申请了个微信号,加的都是自己的同学、朋友、同事,你叫张三,他叫李四,要找你时直接好友列表里找张三李四就好,有什么症结吗?没有。

状态2:我和好朋友张三出去喝酒认识了张三的好朋友孙漂亮,大美女,当时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态要了个微信,结果聊了几天之后发现人家对我爱搭不理,于是就搁置在好友列表了;同理,我又在某个场合下和李四的好朋友王五相识恨晚,加了个微信好友,起初聊得挺嗨,后来慢慢就不聊了,又搁置在好友列表里了。就这样,百十个孙漂亮、王五等在某种场合下加的“微信好友”躺在我的好友列表中。某天你打开200好友的列表,张三还是张三,李四还是李四,但是孙漂亮和王五们你已经不记得了或者已经在你的潜意识里了,你开始想要一种分组,区分熟人与一般熟人、不太熟人。

状态三:工作了,不兴电话联系了,那就加个微信吧。出于工作的某种目的,哗啦啦公司群里的刘经理、隔壁部门的李小花一大票人或主动加或被别人加又充实了200个好友,或者由于业务原因,加了一大帮客户,这时候,发朋友圈开始要躲避领导和客户,除了自己同部门的几个会聊聊,隔壁李小花的微信你从来没有发过消息,加之工作流动,换个工作什么的,有一大票票微信好友,看着最初的50人变成800人,你开始需要一种分组区分前公司、现公司、领导、技术部、产品部、客户、巴啦啦一大堆。至此,你的分组需求越来越强烈,分组简直就是刚需啊!

那么OK,微信已经不是纯熟人之间的社交了,越来越多的功能看起来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了,增删改查只增不减,慢慢的。。。。。。臃肿。。。。。

分享 | 评论 6 匿名用户

产品经理有时候面对各种诉求,就容易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组群、公众号、好友细化分组的需求是存在的,但却是阶段性和偶发性的。

微信致力于把重要的信息高效的传递给用户,这是为什么限制好友数和限制各种朋友圈分享。这是微信从规则层面去保护用户的信息有效性。

但当你关注了多个公众号以至于“需要”去分组之后,微信认为你已经不能充分的获取这些公众号提供的信息了,处于信息过载状态。就算提供分组功能,一段时间之后你也会慢慢不再去看这些公众号。这就与微信的初衷相背离了。

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14386887515&di=236e929ec0fdcbeb4a41137cf4af0ea0&imgtype=0&src=http%3A%2F%2Fimg14.3lian.com%2F201510%2F31%2Fda2c8007e6768f48d909071b4115d19b.png

而好友分组为什么这么晚出来,又这么简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微信变得越发重要,已经不单是熟人朋友间的圈子。所以才有了这个好友分组功能。

张小龙在探讨QQ邮箱漂流瓶的时候说

有一次我和那个产品经理说,你这样老是出去讲(漂流瓶分享会)会把别的同事都给害了,因为你们现在把事情越做越复杂,那是我们不认同的。我们做产品不应该那样做。怎么做呢?漂流瓶你会发现每周都在升级,都在放一些新的瓶子进去,放一些新的花样进去,靠这个不断刺激用户,使用户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活跃水准上。我说这已经变成一种运营性的产品了,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这个方向不对。

漂流瓶很简单,如果规则太复杂,把复杂的规则放到一起,用户反而不知道怎么样用这个规则互动起来。只有简单的规则用户群才能很好的互动。


增加一个功能就是增加了一个规则,越来越多的规则同样也会干扰到用户,即使这个功能一个按钮也没有。

PS:

我发现有很多产品经理依旧停留在“自己是用户”的层面上,很多时候用户的逻辑和操作方式会让很多产品经理难以想象,比如说我母亲用微信不会从“通讯录”里去找人,只会在最左边的“微信”聊天记录里去看。以至于换了一部新手机登录微信后打电话给我,让我发条信息给她,这样才能找到我。如果你不能理解这样的操作逻辑,你也不会理解锤子T1为什么会做三个实体按钮等,看似奇葩但真实存在的问题。

分享 | 评论 4 tiny88 复通软件 产品经理

看了前面各位大佬的回答,我也分享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我比较赞同,中间有位兄弟的话:不用强行去找那么多理由去试图说明这个功能和这个产品有多么的不适合。毕竟,定义产品的是人家——讲个笑话,鱼眼闪着诡异的光,作者都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写。

第二,简洁易用一直是微信在早期发展的产品哲学。所以从早期区别于手机QQ的交互和操作,是否刻意的减去一些东西,更符合定位发展?

第三,张早期代表作foxmail,就是一种非常简洁和明了的布局与分类,跟其个人产品美学品味还是有一脉相同之处。

第四,题目问为什么没有一个分组功能,其实不然。微信有一个更适合的功能,叫做标签。这个比起分组的概念,从心理学和操作行为上,都比分组要更实在。熟人社会,社交社会,讲究的是对这个人的印象,印象是什么,就是刻画在你身上的诸多标签:竞争对手,xx公司,技术牛人。这些在熟人社会构成的三维印象很难用一个一维分组去概括。(前面很多人也讲过)

分享 | 评论 0 ChrisSeven 一年经验 产品经理

首先说明下,我发现很多用户没有理解标签和分组的概念。对于同一个用户可以设置多个标签,而对于同一个用户有且只能隶属于一个组别。分组是一种弱化形式下的标签,即一对一的关系;而标签是一对多的关系。此外,标签的功能性要比分组灵活。现在微信的标签其实就是一种广义上的分组模式。

微信为什么不分组?因为用户对分组会有很大的使用成本。

1.分组需要用户操作,很繁琐。而且微信用户群从5-80岁不等,其中中老年也占据很大的比例,这种增加用户操作成本的事情没有多大价值。

2.分组的本质意义在于便于用户快速找到相关的好友或者公众号。但是微信有相关的统计,对于公众号的打开率都基本集中在前20%的公众号上,用户很多的公众号都是躺着角度一动不动。对于这样的情况增加一个分组功能其实没有多大必要,搜索功能已经能够基本满足用户需求。

3.微信一直强调用完即走,增加分组功能方便用户更加快速找到相关需求好友或者公众号,增加停留时长似乎不符合微信的“逼格”啊。

4.微信目前已经对用户的好友关系有了大致了分类,再做分组意义不大。

IMG_0882.PNGIMG_0881.PNG

分享 | 评论 5 不爱吃方便面的PM 保密 产品

题目涉及到两个方面:①微信好友没有分组,②微信公众号没有分组。

①微信好友没有分组

对于我来讲,这个需求有想过一次。曾经想把公司所有人员分组,这样就比较容易找到公司成员,后来用首字母标注区分开了,之后聊天时,发现曾经的标注也没有用到。

群聊:公司有公司的讨论组、自己比较熟悉的也可以创建自己的讨论组,并且讨论组可以保存、置顶。发表动态时,也可以创建群组选择让不让他们看。

私聊:经常联络的在微信首页中很容易找到,比较重要的也可以选择置顶。不经常联络或不重要的偶尔联络一次,之后聊天又会下移。

微信最主要的功能还是社交,微信好友要不要分组完全不会影响到社交功能。

②微信公众号没有分组

现在的公众号查看是在微信首页中找到订阅号,再点进去查看,有时聊天信息比较多,订阅号还需要向下翻动寻找。如果增加分组,还需要点击组才可查看,公众号分组会增加用户使用的步骤。

可能是个人习惯的问题,关注了许多公众号,有的即使关注了,但是里面的内容可能也没有看过。每天打开订阅号就是看最新推送的一些内容,有些公众号更新频率比较低,可能会排在后面。对于高频率更新的公众号,查看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其他的公众号更新会在上面显示,也有查看的机会。但是如果分组了,按照分组排序,由一些公众号被查看的机会基本为零。

其次公众号可以进行搜索,对于查找公众号也是特别方便的。

公众号最主要还是以内容输出为主,公众号分组会能增加操作的复杂度,可能会影响到用户使用率。

                                                                                                      ——产品新人的一点不成熟看法

分享 | 评论 4 火火 北京网罗天下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运营

对于微信没有强化分组,仅仅一个标签还比较弱化没有凸显出来的问题,个人觉得:

1,首先需要从微信创立的初衷开始,微信是一个用于“朋友”间沟通的软件;很多人注册微信的初衷也是因为微信加的都是自己熟悉的朋友。

2,其次分组其实也并未给交流带来多大的方便,经常会出现用户找一个ID,但因为忘记分组放在哪里,要反复打开每个群组去找,反而给交流带来很大的不便。

3,有些人不是经常联系,设置分组也毫无意义;但对于用户多种的需求可以使用“标签”,“置顶”都可以实现,不需要再添加分组功能。

分享 | 评论 5 Penguo 腾讯 产品

标签相对于分组是一个更轻的功能,同样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标签:对于同一个人可以打多个标签

分组:对于一个人只能分一个组

微信更加注重即时沟通,大部分常联系的朋友一般都通过近期的聊天记录找到,联系比较少的朋友也可以通过搜索。通过分组去找联系人流程较长,功能显得也比较重。

社会关系比较复杂,很多联系人也没有明确的社会关系,分组会显得比较混乱。有时候同一个人也可能具备多重关系,分组会有重合现象。

通过联系人名称首字母搜索更加方便,更符合用户使用通讯录使用习惯和思考方式。

分享 | 评论 3 酒红 暂不公开 产品经理

其实,不管是对于好友还是公众号,微信不进行相关的分组设计,根本上还是为了减少用户的操作成本。


 一、好友分组

很多人认为需要对好友进行分组,以便更好地划分管理好友,或者是更便捷地定位好友便于交流。

这种考虑,其实是源于多年使用QQ或微博,但没能养成备注的习惯,在各种好友昵称五花八门的情境下,必须通过分组更便捷地定位好友身份。

而微信定位以及用户使用微信的习惯,就是熟人社交,在此基础上,用户在建立社交关系时,会自发地进行好友的备注、标签。好友列表其实就等同于我们的手机通讯录列表,在右侧直接设置首字母排序查找即可。此外微信还有强大的搜索功能,进一步降低了用户在定位好友的操作成本。

同时,熟人社交之下,用户频繁联系的好友数量其实非常有限,用户更多时候会直接在消息页面打开聊天页面,而不是去好友列表翻取。而对于用户极度重视的好友消息,通过消息置顶,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需求。

假想,将用户已经备注好的好友划分到不同的好友分组中,每次定位好友必须点开分组,再滑动页面查找,相比于直接的首字母查找,用户的使用成本多的不是一点点。

 

二、公众号分组

对于公众号,当前盛嚣尘上的唱衰微信公众号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公众号的点开率持续走低。

设想,在公众号二级入口内进行分组,增加用户触达公众号的步长,可想而知公众号的点开率的发展颓势。

公众号作为内容载体,在呈现给用户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别让用户做思考和选择],用户普遍是懒惰的,直接将公众号列表呈现给用户,哪怕是用户暂时没有发现感兴趣的内容,不断向下翻,也比增加几个分组,用户触达不同公众号时需要点进点出好太多太多。

此外,公众号的内容相对于微博的短内容,普遍显得比较重,用户的阅读成本也更高,对于同一类型的内容,用户很难保持较长时间的关注和兴趣,这就导致了用户会频繁地在不同类型公众号间进行内容的筛选切换阅读。如果对公众号类型进行分组,用户使用公众号的成本也可想而知。

 

三、朋友圈分组

首先,必须明确朋友圈分组的目的。

有的人认为朋友圈需要进行分组,因为随着好友的增加,朋友圈内容鱼龙混杂,有微商在里面发广告、有妈妈在里面晒娃等等。

对于频繁发这类朋友圈的好友,用户完全可以屏蔽,反正不想看,一了百了。

而对于有的人想将朋友、工作或者社会关系进行朋友圈分组,是没有必要的。不管大家的职业身份,或是和你的交际关系如何,大家日常发的朋友圈基本上离不开生活见闻、各类文章推送、吐槽等等,内容性质上是一样的,不能说因为身份不同,所以对内容区别对待吧?如果真的要对内容区别对待,还是屏蔽就好。

此外,如若对朋友圈分组,还是增加了用户使用朋友圈的成本,看不同圈子的动态需要进行相应的切换,用户操作成本增加了,觉得麻烦了,减少浏览朋友圈了,朋友圈的活跃度最终也只能走衰了。

 

以上是个人针对问题及大家的回答交流做的简单思考,欢迎各位交流探讨~好的产品设计,有太多思考和学习的点。

分享 | 评论 5 匿名用户

1、通讯录好友的分组

微信的的‘标签’其实就是功能强大版的的‘分组’,点击【通讯录】—【标签】 ,在标签页面你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哪个标签下有哪些人,并且进入与联系人的聊天界面。

为什么说它功能更加强大呢?是因为它可以给一个人多个标签,在‘分组’这个功能上更加的灵活。

总结:微信其实做了好友分组——标签,而且在功能上:‘标签’>‘分组’。

2、公众号分组

第一点,公众号不设分组的原因可能是:订阅号分组这个功能对于主流用户来说比较鸡肋。简单来说,需求是有,但是不值得做。

对于主流用户,在列表里躺着的,都是用户单纯感兴趣的,或则是曾经感兴趣的公众号。在这个前提下,反思一下,主流普通用户的常用行为习惯是什么?用户想要看公众号的最主要的驱动力或者动机是什么?是在用户关注的公众号推送列表里,可以‘随意的’点击打开有趣好玩/有用干货内容。主流用户动机、期望在于:尽可能多的看到我感兴趣的内容,有海量的精华内容供我选择。

而非主流这一小部分用户,他们的动机不是抱着娱乐/轻松的普通用户心态点开推送列表,(区别),他们关注了十分大量的公众号,他们需要可以帮助他们方便找到一类别公众号的功能(需求)。所以分类功能是满足非主流用户的需求。但是也仅限于这一小类人群。

而当想要看特定的内容或者公众号,‘搜索’功能就完全可以精准满足用户需求。

所以从微信产品角度来说,可能是没有必要为了满足一小部分群体而添加一个鸡肋的功能吧。

分享 | 评论 0 跹尘 某人工智能公司 产品经理

大家都是站在“微信爸爸”是对的角度来谈。所以说来说去都差不多。万一微信是错的呢?

谈谈自己的看法:

1、分组的操作不适合移动端。在PC用鼠标很容易进行分组,而移动端想想觉得没有哪种交互会方便移动、创建、删除分组。

2、QQ是网友社交也就是所谓的陌生人社交为主,一般都没有真实姓名,都是网名。如果没有分组你很容易忘了这人是谁,干啥的。微信一般都是会有线下的社交,然后形成的关系,那么你对这样的关系就会比较不容易忘记。而且一般在备注里注明公司职位基本就满足需求了。

3、关于公众号分组,我认为微信是错的,公众号就应该分组。不仅能够提高打开率,也能提升用户体验。

分享 | 评论 0 codebear medishare 产品经理

微信分组方式:1、星标用户,2、标签,3、微信首页聊天记录,4、讨论组;个人理解上其实微信已经做了分组功能,将好友从个体到群体在使用场景上都进行了分组。而楼主说的像微博的分组比较适合大量陌生人社交,这样人群之间的社交属性和关系不会产生大量变动,所以分完组后基本不太需要维护;而手动分组这种方式在微信上反而显得需求不高,第一是熟人社交维系也就150人左右,第二是分组维度会根据场景需求产生变化,隔一段时间不维护,你会发现当初分组的维度没有太大意义。其实这一点我在qq上已经有一定体会。转念一想什么时候需要分组功能,分组功能个人能想到的第一是身份识别,第二是批量操作,微信大部分会备注真实姓名,身份识别需求较弱,目前批量操作功能有建讨论组,朋友圈屏蔽,这些目前微信都已经通过面对面建群,标签等手段解决,可能等未来一对多的批量操作场景衍生越来越多的时候,那时候分组功能在微信中有了比较明显的存在意义!(产品小白,个人陋见,欢迎指点~)

分享 | 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