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数据时代

954
原文链接: mp.weixin.qq.com

没有大数据,只有伪数据

1

数据是脏的

2008年,麦肯锡提出一个新口号“未来,属于大数据”。

2014年,马云称未来不是IT时代,而是DT时代(Data Technology)。

11年过去了,人类没有迎来“大数据”时代,却制造了一个“伪数据”时代。

在互联网的每个角落,肮脏的假数据披着靓丽外衣四处炫耀。

其中最耀眼的要数2018年蔡徐坤的专辑转发量。微博转发超过1亿次,也就是说中国一共13亿人口,每13个人里面就有一人为蔡转发专辑。

但微博实际用户多少?活跃用户更少。里面究竟有多少蔡徐坤的粉丝?明星有多大胆,数据就有多大产。刷数据的难道心中没有点X数?这个时代,真的会被医美过的脸彻底蒙蔽双眼?

除了蔡徐坤,流量明星都忙着刷数据,转发量动辄100万+,刷了99%,评论文案也不改一改。

2019年7月,面对这个越来越猖獗的“伪数据时代”,传统互联网时代的周杰伦粉丝与流量时代的蔡徐坤粉丝爆发了一场“流量圣战”,战争最后以周杰伦数据破纪录方式超话登顶画上句号,旧时代偶像以流量至上的方式赢得了胜利。

但这样的胜利只是偶然,属于“小米+步枪”的胜利,依靠的是精神意志的最后亮剑。在一个机器刷量浓妆艳抹的“伪数据时代”,它不过是传统美女不慎露出的一丝小清新。

隐藏在“伪数据”后面的商业操盘手暗自发笑,那些依靠手工操作的真实流量,在“伪数据”的汪洋大海面前,不过是溅起的一朵小小浪花。

2

伪数据背后的“商业逻辑”

数据是假的,但赚钱是真的。

伪数据可以创造真收入,这就够了,这是非常彪悍的“商业逻辑”,各路资本在这个逻辑链条下面投入更多的钱去刷更多的量。

这是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这个闭环由经纪公司、制作机构、粉丝群体、销售渠道、播出平台以及产业链环节构成,如果哪个明星坚守“道德底线”,必将被这巨大的商业机器碾得粉碎。

今天,流量明星数据造假比例已达惊人的80%。中国灰色数据从业人员超过150万人,年产值达千亿元级别。

一个流量艺人火不火,就是看数据,没有数据,就没有商家找偶像代言,没有商家背书,就没有节目找,没有节目找就更没有人气,没有人气就更需要刷。所以,对于这些没有作品的流量艺人,就是要靠刷量。

在这样一个伪大数据的大环境下,在这个失去“思考力”的时代,从微博到微信,从抖音到快手,处处都能看到“黑色流量”的数据魅影。

3

微博热搜,“伪数据”的时代旗手

微博热搜是“伪数据”时代的标志产品。

很多人明知这个榜单是人为制造,但仍然心甘情愿地被伪数据裹挟,一边指着这个虚伪的榜单破口大骂“渣浪渣浪”,一边又津津乐道泡沫横飞地谈着各种八卦。

微博热搜的官方买榜和第三方公司的刷榜,几乎是公开的秘密。能在微博官方买榜的,一般都是有大手笔的大公司。我们经常在一段时期内看见某个明星常驻热搜榜,而这个明星的名字你甚至都没听过。

王思聪就在微博公开抨击过,自己被人买热搜拿来挡子弹。

李荣浩也在微博说过事情玄机,自己的新MV被公司买到了热搜第五的位置。

比起直接在微博官方买榜,成本更低的方式是找第三方机构刷榜。鉴于微博热搜排行榜采取的是微博KOL+大量微博号转发评论的考核方法,刷榜公司首先会收取一笔上榜费用,让该关键词和别人站在同一个平台竞争。

以及微博买粉,套餐1万新手粉加1000顶级粉188元到套餐10万高级粉加10万顶级粉4688元区间不等。微博的评论、转发的数据自不必多说。

微博产品本身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拓扑结构,新浪却人为弄出一个中心化的榜单出来。它可是微博官方操作的“伪数据”,这种违背微博产品本质的操作,最后成了微博在商业上的救命稻草,这真是一个畸形时代。

4

微信刷量,“伪数据”的黄金阵地

作为流量中的“超级王者”,微信公众号一直是广告主最青睐的价值平台。

正因为如此,以阅读数为量化指标的公众号一直存在“刷量”行为。

微信公众号“蓝鲸浑水”报道:刷阅读数据的店铺,价格为100个阅读量6元,1000阅读量60元,10W阅读量6000元。店家还表示,接下来“刷量”的价格即将涨价,涨幅后的具体价格尚未确定,何时降价也尚未确定。

2018年9月份,微信一刷量工具崩溃,不少公众号露出马脚,部分平常阅读量都是10万+的公众号,一夜之间阅读量大幅缩水,吓得纷纷自动删稿。

虽然微信一直在剔除机器等非自然阅读带来的虚假数据,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微信并不能彻底制止一些公众号继续“刷量”。

微信刷量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工刷,找很多人去点击,然后给这些人工分成,类似于App Store刷榜。第二种是技术刷,要多少阅读量都可以。有些刷量工具甚至可以设置阅读量增长的速度和运作时间段。

对于某些公众号来讲,如果它获取广告价格>刷阅读量价格,它就有可能一直刷下去。

5

视频重灾区,毁你三观的伪数据

以前一直以为照骗都是骗人的,没想到现在连音视频都能欺骗我们。

作为移动端的兴起之秀,视频早已成为流量造假的新兴重灾区。

根据等级划分:

第一是播放量:一部垃圾网剧,播放量能达惊人的百亿级,这是娱乐圈不言而喻的基本操盘,背后暗藏着一条庞大的利益链条。

第二是口碑评分:强行到豆瓣刷评分,还真能左右一些人的观点。例如《择天记》这样的作品,主演鹿晗每集盘腿抖手,每次吐血倒地,刷出个高分后还真能让人呱呱叫好。还有一些作品要被刷负分,但这些人从来没有看过电影,例如《流浪地球》就被集体打一分,被骂的狗血淋头。

第三是弹幕:尽管匪夷所思,但还是惊叹画面上那些完全不相匹配的胡乱夸奖、跪舔弹幕,成功营造了某明星或某产品人气火爆的假象。明明女主丑得要死,仍然说要GET到了美颜;明明男主毫无演技,还要说看不懂你就滚蛋。

第四是直播:美图、无他、轻颜滤镜开一开,是录制的视频世界里,大妈也能是少女。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乔碧萝殿下声音真可爱,伪颜值时代下能被骗砸10万元,还不是愿者上钩。

视频门户网站们的弹幕,当年流传着一句话“以前开弹幕跟大佬学习”,现在纷纷关掉弹幕保智商。

6

从抖音到淘宝,无处不在的“皇帝新装”

再谈谈近来的流量新贵抖音和国民剁手网淘宝。

与微信和微博一样,抖音也存在买卖僵尸粉的问题:“公众号一个粉丝能卖将近一块,最高有五块,但一般情况下抖音号一个粉丝不会超过一角钱,卖一个100万粉的公众号和100万粉的抖音号,这之间的利润差距非常大。”

当然,关于粉丝数,点赞数,播放量,评论数,评论内容又会各有不同的收费标准。而这一切,会在最后完成假流量到卖“假”货的完美操盘。

即使是国民网上购物必上的淘宝平台,同样存在着假数据问题。在红火的电商世界里有一条成熟的灰色链,从商家到中介代发到接单到假买家秀……放单者一单两块,每天能放100多单,做单者每单佣金8到40块不等,为一个又一个天猫商城添砖加瓦。

还有我们熟知的“马蜂窝”网站事件,所谓“流量圣地”不过都是“海市蜃楼”,真实有效的数据十不存一,目之所及,全是程序虚拟、人为欺骗。

从直播到论坛,从APP到网站,从资讯到出行、社交、购物平台……遍布各个角落。假数据裁剪了一整套的“皇帝新装”:粉丝数、热搜话题榜、IP估值榜、收视率、点击率、评分榜、时尚指数榜……榜单层出不穷,还有“买家秀”、“真实点评”……幻化出各种“影响力”操控舆论、左右资本市场估值。

7

“伪数据”背后的人性逻辑

为什么这个时代容易被“伪数据”所左右,人真的如此容易被欺骗?

这与整个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互联网这样一个虚拟绿洲诞生后,人们脱下面具肆意撒野,特别当“社交媒体”与个人情绪相互刺激后,情绪制造了数据,数据引领G点。

互联网+社交媒体让人类真正进入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一个个不带思考的情绪化转发,评论,点赞,让数据变得极为可观,不再需要推理与思辩,数据成了评判世界的唯一基准,大部分人不再在意这数据后面的真假,一旦商业资本参与其中,价值观永远被数据带着走,这就是“伪数据”背后的人性逻辑,之所以“伪数据”猖狂,原因在于以下人性的沉沦:

深度思考的缺失。只看到浮光掠影的表面数据,不具备思考事物本质的能力。

自我价值的沦丧。没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将数据作为人生选择唯一导向。

逻辑推理的弱化。没有能力推理数据从何而来,缺乏分析数据的能力。

感官刺激的高涨。已经不再具有理性安抚能力,完全被自我情绪主导。

被动投食的懒散。习惯于“被投食”,甘愿被算法控制,不再有主动搜捕能力。

多元文化的缺失。不理解这个世界需要多元价值观,而不仅仅只是一类数据。

为什么制造“伪数据”的人赚了大把的银子,因为相信“伪数据”的人是一个大群体。

有多少相信“伪数据”的人,就有多少“伪数据”。有什么样的“伪数据”,就有什么样的相信“伪数据”的群体。

这似乎是互联网社交媒体时代新出现的“人性死结”,而且是无法逆转的一种荒谬现象。

在数据的叠加中自我安慰,以为这就是传言中的“大数据”,其实看到的都是“伪数据”时。

8

人是“大数据”里最弱的一环

没人知道如何终结这个“伪数据”时代,因为它是资本与人性的合谋。

有些人认为区块链可以构建一个“互信社会”,但这未免太过于高估技术的力量。要知道现在“伪数据”时代的来临,也是互联网技术的结晶。

最后只能将希望托付于人类最后的精英,就算彻底明白世界的真相,也不要与“伪数据”联手收割韭菜。就算自己不能做一头寻找水源的头象,也不要堕落成为贪食腐肉的秃鹫。

今天的我们看不清“伪数据”带来的后果,我们将目光聚焦到未来,从未来回头再看这个“伪数据时代 ”。

20年之后,人类将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所有的智慧生命都将以节点方式接入网络,每一个参与的节点都是一个AI,它们重构出一个千倍于“万维网”的物联网,人类也只是这物联网中的一类节点。所有的节点都将以数据为食,而人类制造的“伪数据”将是这张网络里最大的污垢,所有AI将像排雷一样排除人类的数据,人类成为万物互联里最大的病毒,输入的信息首先被审查,当一个AI婴儿误食人类制造的“伪数据”,然后奄奄一息倒在母亲怀里时。万物互联上的所有节点都会骂:去TM的人类

延伸阅读

01   致敬少数派

02  世界上最美丽的12个公式

03  封杀这个公式,AI智商将为零

04  爸爸,学数学有什么用?

05  科学殿堂里的七大神兽

06  别去赌场了,你永远赢不了“凯利公式”

07  张首晟:5个公式的人生

08  物理学的忧伤

09  天不生牛顿,万古如长夜

  

本期编辑|陈育智

本期投稿|墨菲

点击 阅读原文

开启99天理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