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我都做了什么......

1,321 阅读23分钟

前言

今天是 2018 年的最后一天,在去年的总结中我用了“大学四年中最值得炫耀的一年”,现在想起来确实还是这么一回事,以后估计也就只有这么一次所谓的“少年狂”了~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 2018 —— 坚持不懈。今年遇到了很多都是因为自己的坚持才完成的事情,尤其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条铁律完全证明了给自己设计的这条路是无可厚非的。如果没有这仅存的一点傲娇守护着最后的领地,估计自己也会跌落红尘。这一年看过也看懂了不少事情,身上最初的那股“狂”劲也因为无法改变某些既定事实而被消失殆尽,曾经我也和大家一样,认为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是十分的美好。

其实说白了就是青春期还没过,总以为“自我”是必须得到满足的,只要是任何想要我合群的事情都不干,标新立异是大学前两年我的主要奋斗目标,大家好好学习我就好好撸码、刚比赛,大家好好上课我就疯狂实习,大家疯狂实习我就给自己放假......可以说前几年干了不少这样的所谓“不合群”的事情,当然到现在回过头去看,真的只是青春期荷尔蒙带来的副作用。

“合群”与“不合群”始终围绕着我的大学生活。高中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站在两栋教学楼的走廊连接之处,感受风把头发吹飞起来的感觉,因为几乎每天早上都会在那,导致后来我获得了“追风少年”的称号。每天站在那个地方我都会去思考自己的大学应该怎么做,怎么做到自己满意,怎么做到让自己五年后如果能回来跟站在这个地方的“追风少年”聊一聊时,能够挺直胸板的面对他说说出这句话——“你大学过的很精彩!”

海南岛最西端鱼鳞洲——我的家

技术

一个“宏伟”的计划

2018 年的第一周结束后,我把 GitHub contributions 一周全部打满,当时看着这难得的一串,心里十分高兴,当即下定决心 2018 年我要每天都“打点”!就算是即将到来的考试周我也要每天打点!回老家过年的时候,因为家里没接 wifi,只能跑到村里唯一一家“豪华小卖部”天天蹭网,当时是为了学习 React-Native并且准备再造一个 React-Native 版的 iBistu,但回老家的重点是过年,就没把这个 iBistu 给完善出来。总之寒假时为了保证这个 flag 不倒,给自己找了好多事情去做,甚至跟高中的死党们去三亚旅行也把 Mac 带上,现在想起来以后真的再也不要这么干了......真的是太傻了。

不过当时的目的非常存粹,我要尽可能保证每天都能够提交代码,这点是我一开始对自己的最低要求,当然虽然代码量是上去了,但是整体的质量却不高。到后来春季开学后,慢慢的调整了思路,不再逼迫自己每天都去打点,而是尽可能的提交有意义的代码。今年的暑假是我整个大学生活中最后一个暑假了,想着辞去实习好好去旅行放松一下,最后再回来准备秋招。但“不幸”的是,leader 强行给我放了两个月的假,两个月的假,两个月......暑假有两个多星期是因为旅行没有提交任何代码的,本来都打算要放弃了这个计划了,但是想着这都又快秋季开学了,再咬咬牙坚持一把就完成了!

这一年中间我也有质疑自己在坚持做这件事情到底是有没有意义的,因为中途有爆出可以在某宝上买 star 的事情,contributions 也是可以伪造的,当然也从身边的同学看到了伪造 contributions 的迹象。最开始的时候我们都看 star 去评判一个 repo 的好与坏,当 star 遍地开花甚至可以买的时候很多人就会开始说 star 不重要,自己的 repo 到底什么技术含量心里没点数么?

但我还是坚持的这么做了下来,经过这一年的努力,虽说没能把所有的点都打上,但是通过督促自己把这个事情整体做下来,给我最大的成长是:学会和自己对话。很多时候是没法每天都打点,但我会对自己说,明天好好推一发质量比较高的代码吧,第二或者第三天就会去直接攻克核心问题,看到 commit 后才能安心的去做其它事情。这和健身的道理是一样的,负重过轻,那就加数量;不想做这么多数量,那就增加负重。

有些人不理解我每天提交的代码和拿到的这一些 star,到底有什么用呢?记得去年从新疆旅行回来,恩师让我在他的课上给同学们分享我在开源上学习过程,当时我是比较慌的,那个时候的我只是一直从开源社区中获取知识,甚至都没有交流,可以理解为存粹的搬砖。到了现在,这一年终于要结束啦!如果还有机会让我重回讲台,我可以从开源项目的开发流程、协作、运营、宣传以及对个人巨大的影响出发,重新给学弟学妹们讲诉我这一年。

这一年中做了很多自己的想做的东西,非常清楚的记得当时特意跑到五道口的一家咖啡厅,挑了二楼靠窗的位置,画了一天的 PFollow UI,那天真的好开心哪!我又一次的感受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多么的幸福,当时点的美式咖啡喝起来都一点甜。本来是打算把 PFollow 推上架的,但是经过一段的时间的沉淀后,慢慢发现其实我只是想做这其中最有趣的部分,做完最有趣的部分后,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就不想弄了。

上图 2017 下图 2018

开源项目

今年自己开源了不少东西,但也只是仅仅做到了“开放源代码”这一步,好几个项目开源之后就再也不管了,这点是未来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年开源项目有:

  • iOS-Course :PJ 的 iOS 开发日常;
  • PLook:基于 OpenCV 将文本转换并归档为虚拟小册,支持红蓝双色荧光笔「覆盖」和「切割」识别;
  • watchDog:使用微信+树莓派+Arduino+服务器构建你的看门狗;
  • Bonfire:为社会安全做一些微小的努力;
  • cocos:Cocos Creator项目集;
  • PFollow:全新旅行打卡工具。

这其中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 iOS-Course,最开始这个 repo 只是作为 ifLab iOS 小组学习课程仓库,最开始的时候费了很大心思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整理成文。本来想好好的做好这个课程,但却被当时社团主席团的某位学长浇了冷水,“他写的那些东西都是些啥?网上瞎抄抄”(大致原意如此),遂彻底放弃。他并不知道这个信息成海的时代,信息的获取是廉价的,但信息的整理却是无价的,但既然这是一个不叫好反而还会落得人嫌弃的事情,那就放弃好了。

但是经历过了一段时间,我又慢慢的发现,不能因为这位学长的个人狭义观念而阻碍了我的成果,如果社团内部没法消化这个事情,那么我直接对外好了!经过一番的修正,整个 iOS-Course 的风格都焕然一新。经过半年的产出,现在即将突破 200 star(给自己下的目标可是毕业之时拿到 1000 个 star 呢~)对 iOS-Course 和博客是这么定位的,博客作为完整的、成体系的内容输出地,iOS-Course 成为一些零碎的知识点、没法形成完整内容的汇集地,现在在 iOS-Course 中大部分的都是琐碎知识点的汇集,今后自己再遇到相同或同类型的问题后可以达到迅速定位。

明年打算不再开新的项目了,把之前挖的坑都填上。PFollowBonfire 有好多东西在我看来如果真的都能实现出来,那将是非常超前的!

大前端

现在再单独拉出 iOS、Android、web 等单一领域已经没有意义了,不是说深入研究没有意义,而是说现在已经是个“大同”的趋势,只从一个角度出发去看事情已经非常狭义了。

11 月份的时候正式迈入大前端领域,但说接触大前端应该从年初接触 React-Native 开始,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自己慢慢对所谓的“大前端”有了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经过这大半年的洗礼,再回过头来去看这个领域,早已不是当初那番盛况,自己最看好的 RN 已经被其它同等跨平台框架所盖过风头。小程序、WeexReact-NativeFlutter 是目前跨跨端的四大王者,实现细节各有千秋,目前除了 Flutter 外,其它都已经摸索过了一遍,产出了对应的 demo。

在 iOS 方向上,终于在三月份的时候下定决心把负责的公司项目开始进行 Swift 迁移,慢慢的抛弃 OC,梳理了一遍发现其实项目并没有运用到多少 OC 的优势,大部分跑的都是业务和静态逻辑,而且因为最初组内对该项目的权重分配过低,导致项目“几经转手”。弄到现在,项目中已经有了包括我在内的四种编码风格,当时还是实习生的缘故没法统一编码规范,年后会重新制定一份符合组内成员编码习惯的规范。

自己完全是从 OC 出生的选手再到 Swift,单是从思维上就转换了很久,曾经有一段时间写出的 Swift 代码满屏都是浓浓的 OC 味~在 iOS-Course 上也产出了一些从 OC 迁移到 Swift 的注意点。到现在已经完全无法直视 OCSwift 真的是太香了!非常期待明年的 ABI 稳定。

令我感到庆幸的是,滴滴不是一个死守 OC 的公司,已经不止一次在浏览其它部门 wiki 时看到“迁移 Swift 工作安排”等字样,但大部分iOS 客户端基础组件还是对 OC 强依赖,这点一直让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在不得不使用 OC 编写的相关组件时感到头秃。

在完成各种项目的过程中,沉淀了一些组件实现思路,可以说今年在客户端及相关内容上的沉淀还是相对满意,可以对外慢慢产出一些组件而不是一昧的汲取,不过深度依然需要加强:

在 web 方向上,因为 11 月份“被迫”转入大前端,开始接触 Vue 。整体感受上手非常快!忘了差不多 web 相关知识的我,都能够快速上手,直接成为了 Vue 粉,从而延伸出基于其的 Weex 也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产出了 demo,那是更快!比 RN 快了至少两倍(编码体验)。同时继续通过 freecodecamp 社区进行学习 web 的相关知识,内容整体来看非常不错,就是太多了,一旦中断很难坚持下去(现在已经断了哈哈~),据北京社区负责人小姐姐透露,如果能够把 freecodecamp 上的内容全部学完且都吸收了,BAT 的门票就拿到手了。

后端

去年年末的时候抱队友大腿参加 Google 最后一届 Android 开发创新大赛,途中恩师电话来与我讨论了一下关于后续展开社交网络项目的具体适宜,当场确定了这个事情是一定要做的,直到三四月份左右开始基于 Django 搭建第一版后端服务,但因当时事情实在太多,前两个月还能照常跟大家一本正经的召开项目周会,但到五一后就因为我的个人原因(搬砖)彻底取消了周会。

直到秋季快开学了才逼了自己一把,认认真真的推翻最初写的后端服务,重新使用 Django + Mysql + Redis + Nginx + uWSGI 构建出了第一版后端服务。整体上到现在给自己的感觉 Django 并不适合做 API 服务,强行使用 DjangoAPI 服务会“损失”掉很多其优秀的特性,现在正在准备涉水基于 Swift 的后端框架,毕竟客户端和服务端共用一套 model 是一件非常省心的事情,代码和工作量都会大大减少很多。

按照公司组内对自己的定位,估摸着想要直接上手生产环境操练后端技能是不太可能的了,当初 leader 想让我接触 java 后端开发的一些工作,当时非常的开心,但谁知道后续居然又把我定位成了“大前端”呢。

博客

去年年底的时候重新给博客搬家到了 GitHub pages 上,这一年真的是省了我不少事,不但是运维上少了事情,而且也省了几百大洋。今年共写了 58 篇文章,其中还有十几篇是周记,以后不能做这个流水账的事情了。争取在明年能够完整产出 50 篇技术文章。

2018 全年博客文章

比赛

这应该是我最后参加的一个比赛了吧(不知道明年的 WWDC 奖学金参不参加),去了趟天大,又水了个三等奖。跟着班主任顺着五大道周边散步了一个多小时,总之这三天和班主任的相处还算融洽,她对我的经历感到比较好奇,但我也明确说明了我的以往经历不可具备移植性,这都是因为我个人的背景因素所导致了我一定要这么做,作为只身一人独闯北京的小伙子,如果还是勤勤恳恳的在学校里“混吃等死”,那简直就是要断送自己的未来。

会议

今年参加了第三届 @Swift 大会,见到了喵神真人!本以为应该是没有机会和喵神合影了,没想到在第二天的 workshop 的抽奖活动中喵神抽中了我!荣幸的留下了这张照片,不管明年的大会在哪举办我一定还会去的,我比较喜欢观察同行,看看大家的思路,看看大家的关注点,如果可以的话再跟之前网上结识的朋友面面基是最不错的了~

2018 @Swift 大会

志愿活动

今年本来打算继续参加 Qcon 志愿者的,但当时时间上不允许(周五、周六周日都要被全部占用),本以为今年没机会参加志愿活动了,但 Coding Girl Club 下的“CGC 女性一日编程”活动要在全国同步展开!通过社团直接承办了我校的活动,这是我第一次组织编程类活动,而且还全是女性,还有中科院大佬光临。

活动当天我的压力是很大的,但好在大家都比较小白~按部就班的按照预设流程都走完了。活动结束时,我也跟大家说明一点:“我们举办女性一日编程这个活动,主要的目的不是逼大家都去学编程,而是让各位同学对编程有一个“爱之初体验”,建立起对编程的一个初步的意识,明白大致的工作流程、工作方式,以确定自己到底适不适合。”

CGC in BISTU

创业

今年开启我的第一个创业项目,另外两个合作伙伴是从“蜗牛睡眠”一块出来的,主要面向宠物市场。最开始的时候我对这些猫猫狗狗是十分的厌烦,但事情的转机就出现在了去年在“蜗牛睡眠”实习的时期,”铛铛“是一只橘猫,是一只超肥的橘猫,天天霸占我的工位!

“铛铛”!!!

正是因为“铛铛”的缘故,让我对宠物能够带给人的慰藉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所以当另外两位小伙伴一跟我说起这个事情时,当场直接答应。后来还有机会参观了他们的“宠物寄养公社”,七八只坷基当时直接就往我身上那么一冲,吓坏我了都~

猪圈——宠物寄养公社

工作

前言

实习了整整一年后通过秋招转正加入了桔厂,成为了预备青桔。在滴滴实习的这一年中,我应该是“最不要脸”的一个实习生了,组里的三批实习生都走光了,我还在。

滴滴整体的“打法”非常迅速,只要有问题立马上钉钉找人,对方会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回复,这一点是在上一家实习公司前所没有的。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点是去年刚来的那一会,大概11月底,项目中遇到了“埋点不上报”的奇怪问题,但在 debug 环境下的测试埋点覆盖率 100%,一旦打包构建成 release 包后,居然就不上报了!leader 当时立即决定带着我和另外一个同为 iOS 实习生辗转三个办公区,从那一刻我开始发觉,“滴滴好像有点不太一样”。

同事

不得不说,除了正式员工外,我不但是学历最低、年纪最小,还是所有实习生中待得最长的一位小桔子,其它同为实习生的同事有从重庆、南京、沈阳等地跑过来租房实习的,当时得知他们都是这么玩时,内心瞬间对大家竖起了大拇指,如果我是他们,我还真不一定能有这种胆量和勇气做这种事情。

但是呢,也就是在滴滴的这完整一年中,见识到了许多实习生的“残废功力”,有些问题真的还不就一定是背景好就一定能明白,有些人就是说了一遍、两遍甚至四五遍都能还给你瞎搞!其中有一个实习生同学,最开始我还非常愉快的跟他一起合作开发,但越发合作就越发现根本没法合作,最后才得知原来他的 iOS 开发技能从研一才开始搞,他来时刚研二,基础完全没有啊!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慢慢的转变自己的定位,开始去教他怎么写代码,教他怎么用 git,教他怎么使用企业邮箱创建 apple 开发者帐号等等这些事情,我的脾气也慢慢的被这位同学搞坏。最开始合作时我俩还互相讨论怎么更好的实现需求,拆分任务,但后来被坑了几次后,写过的代码几乎全都要再重写一遍,就再也没有跟他一同合作过,默认把他“凉”在了一边。最后好像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然后就走了,很是“凄凉”。这位同学给了我一个启示,学历高真的有好处,实习都可以随便混!

今年 11 月份组里加入了一个从阿里来的 android 大哥。他的出现让我今年最后两个月都过不好,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最开始我还挺好奇一个有了“十年移动开发经验”的人到底水有多深,这两个月通过与他的合作,慢慢的明白了一个问题:“头发少的不一定是大佬”。

环境

滴滴的环境在全国互联网公司绝对可以排进前五!(优秀得一笔带过)

滴滴文化季 活动

我的临窗工位(夏天有点晒 = =)

运动

上半年几乎毫无运动,就拓展了一项新技能——滑板!本想着踩着滑板去公司,但一想到西二旗那“苗条”的道路,心里就开始发抖。下半年从八月末开始在公司健身房每天三公里,效果就是学校秋季体测的我居然跑了第六,最后还能冲刺差不多 200 米,跑完身体恢复得很快,已经没有以往那种跑完气都快断了的感觉。

接下来的时间直到现在,每天都会被组里的测试小哥强制拉去撸铁,他说要三个月把我练出来,天天逼着我喝增肌粉,顺便吐槽一下,增肌粉不要买原味的,这都是个啥啊 = =

感谢小姐姐送我的滑板!

文娱

展览

今年一次都没去国图、国博、798,可以说是艺术熏陶最少的一年了。但幸亏有小姐姐带着我看了以下两个展览展:

  • 爱丽丝奇境缤纷之旅
  • 【国家地理】经典影像盛宴

国家地理的摄影展,非常震撼!

读书

国庆期间不知怎么地突然发觉自己今年几乎没有完整的读过一本书!就连高中时如此紧张的时间自己每个学期所看过的书(杂志)在半身高,大学如此宽松的时间读的书居然一年比一年少!

后来仔细分析了下原因,读的书少主要不是没时间,是因为不方便!在地铁上抱着本书看性价比实在是不高,再加上灯光阴暗、车厢抖动,眼睛得废。后来转移战地到 kindle,在今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中通过 kindle 我读了以下书籍:(按时间顺序由近到远)

  • 《基督山伯爵》(在读)
  • 《黄金时代》(在读)
  • 《未来世界的幸存者》
  • 《美丽新世界》
  • 《动物农场》
  • 《蝇王》
  • 《极客与团队 : 软件工程师的团队生存秘笈》
  • 《1984 : 反乌托邦小说三部曲》
  • 《大教堂与集市》
  • 《若为自由故 : 自由软件之父理查德·斯托曼传》
  • 《黑客与画家 : 硅谷创业之父Paul Graham文集》
  • 《异类 : 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 《人生的智慧》
  • 《人类简史 : 从动物到上帝》

整理完后才发现没想到自己居然可以利用地铁上的时间读完这么多书!

电影

我看电影特别喜欢跟着小姐姐,尤其是喜欢看着她哭哈哈哈哈~剩下大部分时间都是周末自己一个人在宿舍点上一份外卖慢慢的看,今年看的电影大致如下:(按时间顺序)

  • 《火星救援》
  • 《黑豹》
  • 《机器之血》
  • 《无双》
  • 《快把我哥带走》
  • 《湮灭》
  • 《死侍》
  • 《独行》中国首部游戏纪录片
  • 《时间规划局》
  • 《李茶的姑妈》
  • 《木星上行》
  • 《暴裂无声》
  • 《心迷宫》
  • 《银河系漫游指南》
  • 《大三儿》
  • 《硅谷》(全季)
  • 《彗星来的那一夜》
  • 《黑镜》(全季)
  • 《摩天营救》
  • 《超体》
  • 《动物世界》
  • 《未择之路》
  • 《西虹市首富》
  • 《后来的我们》
  • 《毕业作品》
  • 《唐人街探案2》
  • 《捉妖记2》
  • 《谜巢》
  • 《厨子戏子痞子》
  • 《我不是药神》
  •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
  • 《碟中谍6:全面瓦解》

还有一些记不得了,我还是《中国有嘻哈》、《中国新说唱》的迷弟哈哈哈~其实就是想看各路奇葩,现在也在补《奇葩说》和《奇葩大会》

旅行

重庆

几乎把重庆市区的网红点都去了。最喜欢的是坐江边轻轨看着窗外滔滔不绝的江水,尤其是两江汇合的地方!特别意外就是武隆了,非常推荐每个去重庆玩耍的大兄弟都要去一趟武隆!一定要去地缝,太厉害了,记得穿防滑鞋!

青海

推荐夏季的时候去,在青海湖边与盛开的油菜花和湛蓝的湖水合个影,此生无憾!夏季在黑马河晚上都能给你搞到五六度,记得带上条薄一点的羽绒服,太可怕了,我这南方人青海游御寒全靠一条在西宁临时买的运动裤和抖腿度过......

这位阿妈在白塔前站了很久

西安

兵马俑、大唐芙蓉园、古城墙、华清宫都去过了,但西安给我的整体感觉不好,唯一得到慰藉的是华清宫里的表演!如果没有这趟演出平衡一下内心对西安之旅的失落感,那怕不是要对西安一生黑了哈哈哈~

2019 规划

每年都要对自己有一个更高的期待、要求,今年只完成了去年定下的 50% 的目标,旅行没能按计划实现是主要问题,2019 对自己的要求如下:

技术

  • 把毕设作为个人品牌打造的巅峰,持续输出,至少 15 篇文章;
  • 完善 Bonfire 开源项目;(真的太喜欢这个项目了)
  • iOS-Course 尽量争取拿到 1k star;
  • 继续挖深挖宽 iOS 领域,至少 10 篇文章;
  • 继续研究跨端技术,至少 5 篇文章;
  • 开始研究 AI 领域,至少 5 篇文章;

读书/电影

阅读量最低 50 本,电影这个看心情。

旅行

2019 还是继续走祖国大陆吧~

  • 南京
  • 杭州
  • 上海
  • 苏州
  • 成都
  • 云南
  • 其它地方看心情~

厨艺

过年回家跟妈妈学做菜,要不然毕业了租房不会自己做饭得饿哭了。

其它

希望大家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诗和远方与苟且不是矛盾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