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DB体系架构

1,506 阅读2分钟

前言

上篇说到了MySQL总共分为4层,分别是网络连接层,核心层,存储引擎层和物理层。大家已经了解了MySQL数据库的体系,那该篇就写明存储引擎层InnoDB的体系结构。

概述

InnoDB的整体架构包括多个内存组成的缓冲池和多个后台线程

缓存池缓存硬盘数据(解决CPU速度和磁盘速度严重不匹配问题),后台进程保证缓存池和硬盘数据一致性,并保证数据异常宕机时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缓存池包括三个部分:redo log buffer,innodb_buffer_pool,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

  • redo log buffer:缓存重做日志。
  • innodb_buffer_pool:缓存数据,索引信息。
  •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缓存LRU链表等。
后台线程包括master thread,IO thread,purge thread,page cleaner thread。
  • master thread:负责刷新缓存数据到硬盘上。
  • IO thread:处理insert buffer,重做日志,读写请求等回调。
  • purge thread:回收undo页。
  • page cleaner thread:刷新脏页。


InnoDB内部协调管理

一条SQL进入MySQL服务器,会依次经过连接池模块(进行鉴权,生成线程),查询缓存模块(是否被缓存过),SQL接口模块(简单的语法校验),查询解析模块,优化器模块(生成语法树),然后在进入InnoDB存储引擎模块。至此,刚才的过程上篇都写过了,所以这边就一笔带过。

进入InnoDB后,首先会判断该SQL涉及到的页是否存在于缓存中,注意MySQL是每次从硬盘中加载相应的页到内存中,进行相关操作的。如果不存在,则加载数据到缓存中。

其次,如果是select语句,则读取相关语句,并将查询结果返回值服务器。如果是update,insert,delete语句,则读取相关的页面,先试图给该SQL涉及的记录枷锁。

接着,加锁成功后,先写undo页,逻辑记录这些记录修改前的状态,然后在修改相关记录,这些操作会同步到redo log buffer,继而生成重新日志。

最后,修改完成,将脏数据刷新到硬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