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的收集,筛选和排序

589 阅读4分钟

转载自:www.woshipm.com/pmd/839829.…

需求的收集,筛选和排序

1先要理清什么是需求:(真实性,频率高,不可替代)

2需求收集

需求收集的渠道有很多,主要是从用户反馈,同事,老板,数据分析,竞品分析,产品经理自己等方面来获取。

3需求筛选

将上图中第一阶段中三个问题的答案匹配到第二阶段相对应的原则中就可以筛选出来了主要的问题了
分别说下:
当我们知道该需求的用户是谁之后,我们就要把它与产品定位对比一下,据我们所知,产品定位其实是包括了目标用户、产品特色、主要功能这三个内容,所以说我们实际上是与产品定位中的目标用户进行匹配对照,从而得出是否符合要求。

例子

你做一个在线教育的产品,定位是教学前儿童学英语,这时候,你老板来找到你说,咱们这个用户都是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学的,产品是不是可以给父母这批用户上个读书功能,专门放怎么教育孩子类型的书。

你把这个需求套到第一个问题上,该需求的用户是谁,是父母,然后与该产品的产品定位中的目标用户对照一下,你就知道这个需求是应该要剔除掉的,因为该产品的定位是教学前儿童学英语,目标用户又是儿童,这个需求所满足的用户与该产品定位可以说是不相符的,因此应该第一时间剔除掉。

接下来是第二个:

网上都说要识别需求的真伪,就需要我们深入到用户的使用场景中。需求都是因为在某个使用场景遇到了某个问题而产生的,所以说需求和使用场景是有着密不分可的关系。而是否符合目标用户的需求也是间接地表示是否符合目标用户的使用场景。

例子:

知乎某个用户要求在评论页面给每个评论者旁边都添加一个关注功能,如上图所示。

我们可以从该用户的使用场景切入,想在浏览评论之后可以迅速关注评论用户,这是该用户的使用场景,那我们来想想知乎的目标用户是会在什么使用场景下来促发关注用户的行为,知乎的产品定位是以大学生、办公职场人士为主要对象的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社交平台。

对于目标用户来说,他们希望能从专业人士、KOL分享的专业知识、经验、见解等有价值性的内容来满足自身需求,并且通过关注专业人士、KOL来持续满足需求,而这些有价值性的内容来源则是用户的回答和发表的文章,在回答界面和文章界面的关注功能才有价值,而在评论页面中,用户之间只是简单交流和讨论,并不会产生什么有价值性的内容因此也促发不了关注评论用户的行为。说了这么多,目标用户关注用户的使用场景应该也理清了,那就是在获取有价值的内容之后迅速关注用户。两者相比较之后,可以看出该用户的使用场景是不符合目标用户的使用场景,因此也是不符合目标用户的需求,应该排除掉。

下来是第三个:

经过上面的两轮验证之后,接下来就是对需求做文章了,

是不是必须要解决的:没有了这个需求会不会对用户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会的话,那就该保留。

需求的频率大不大:出现此问题的次数多不多,或者用户反馈此需求的次数多不多,如果多的话,那就该保留,多不多的标准需要结合产品和公司情况来判断。

需求能否对业务或用户产生正面影响:提高用户体验,方便用户操作,提高用户活跃量等等,这些就叫做正面影响。

需求是否有延伸性:考虑这个需求的背后是不是可以带来更大的市场,能否够在短期内变现或者需要长期才能变现。 这四个还是比较容易判断的,到了这里,需求筛选也差不多快好了.

剩下最后一个了:

这个你就需要和研发部门的人一起开会讨论一下,把经过上面层层筛选后剩下来的需求与研发人员商讨确认,看看研发部门能否实现出来,最后确认好的需求就可以进入需求排序了。

4、需求排序

按一下几个方案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