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一)

132 阅读13分钟

前言

学习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要有持续不断的高质量的输入。

之前也在看一些书籍,其中一本关于介绍学习的书籍《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做了一些读书笔记,今天也打算在重新整理整理,梳理梳理。

序章 准备好,在临界点爆发

成甲提出了临界知识的概念,受到芒格普世智慧的启发。 成甲认为知识也是分为很多层级的,浅层的知识只能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但是深层的知识是相互之间有关联的,能够连接,并且互相应用,在一个通用的框架中。他举了一个应用心理学知识写营销文案的例子,文案写的效果很不错,感受到临界知识的这种力量。他自己也创过业,得到上办过专栏,乐于传播这种学习学习的理念。

第一章 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

成甲讲了知识的发展过程。在历史上,知识本来是很难获取的,九品之上无寒门讲的就是在啥朝代时候,知识在书本上面的,书本只有做官的人才有,普通人根本看不到书籍,所以很难获取到知识。据我所知,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也就是我们高考的来源,在唐朝唐太宗的发展下,科举制得到了兴盛。我在想是不是在那个时候因为印刷术还没有普及,导致虽然有这个制度但是还是没有更多寒门的人能够进入到官场,能够进入到上层社会,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呢?直到有了印刷术之后,知识才得到了大规模的普及。

其实上面讲的是古代的时候,其实到了近现代也是一样的道理。甲午战争之前,大清朝闭关锁国,西方人先进的科学知识没有被清朝人知道并学习到,也相当于知识的渠道是没有打开的。后来开展了洋务运动之后,李鸿章才利用国家资源将优秀的人才输送到国外去。这个时候知识的渠道才被打开了。

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只有大学生才会被企业看中,因为大学生能够有这个知识。上世纪80年代之后,企业家靠的是知识数量来取胜,只要你上过大学,懂这个东西,那么你在职场上面就有优势。

后来,大家都上大学了,又有人依靠知识的获取速度取胜,从国外抄的搜索引擎,人人网,美团网都是这个时代快速占据风口的产品。

再之后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去到国外,知识的深度又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在现在这个时候,我们不缺知识,无论是慕课网还是各种各样的知识,都可以在网络上免费获取,我们现在打开互联网能够学习到世界顶级的知识,不断有人将自己的所学所得告诉我们,我们何止不是能够畅快地获取到知识,而是我们快要被知识的洪流给淹没了。我们不能进入到知识的漩涡中。这点,我就深有体会。身在互联网行业,技术的迭代非常快速,从有一种学完这个新技术,又要学习另一种新技术的感觉中,这样下去在以后体力跟不上了之后 就会被慢慢淘汰。

成甲就说知识分为很多级别,有技能型的,浅层的,也有临界知识型的。临界知识就是那些已经被证明可以适应在更加广泛的领域中,经过漫长时间检验的一些切实可行的知识,能够在更长远的时间中指导我们的思维和行动。在现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去学习全部的知识,而是要花费力气在20%的知识上面,用这20%的知识来发挥80%的功效。我们要把时间花费在成甲所说的临界知识上面。

下面又开始介绍哪些是临界知识?哪些知识值得我们学习呢?成甲又举了斜杠青年的例子,指出斜杠青年不应该是每个领域都做一些,但是又只会一些浅层知识的人,而是应该是一些在某个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人。成甲说Mask虽然给别人的感觉是在跨界,但是其实他并没有跨界,在Mask的眼中,一切都是需要做的事情。我们的临界知识不是粗浅地学习每个领域浅显的知识,而是要深入研究一个领域,但是这个领域的范围其实不是分学科的,学科是人为划分的,但是我们身处的世界中是不会按照学科来进行展现的。所以,成甲所说的这个领域不是学科领域,而是某个生活领域。这个生活领域一旦深入,一定会跨学科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成甲说的还是非常形象地”一个人活成一个队伍,对解决某一种问题具备多种核心能力,多种核心能力给人一种无用之用的感觉,但是其他核心能力之间相互连接”。

成甲把能力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 公共基础课: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方面的简单的知识,如何穿衣,如何洗衣,如何吃饭等等,这些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父母都会教会我们。虽然成甲没有讲到,但是我觉得各个领域里面所有的浅层知识都可以被放入到这个公共基础课中,我不觉得大部分领域的浅层知识能够放入到专业必修课中。 专业必修课: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所有核心能力 通用必修课:更加底层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更加花费时间在掌握临界知识上面,而不是浪费在一些基础的问题上面。

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方式和方法

跳出低水平的勤奋

成甲讲了之前他自己看书的经历,他自己之前也看过书,而且看的还不少,还制定了看书的计划,要每年阅读一百本书籍,但是他发现即使他这样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收获确不成正比,很多书、看过的知识点,很快就忘记了,体会到了”听过无数大道理,确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感受。其实我也有很多类似的感受,我经常在微信读书上面读书,要说起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的,应该算是大学的时候在知乎上面读到一些文章觉得读书是一件能够领略世界,能够提升人生维度的事情。我觉得我要提升人生纬度,所以开始了自己的阅读。一开始在Kindle上面进行阅读,后来发展到在微信读书上面进行阅读,2-3年下面看过的书怎么也有个100-200本,而且读完的书也是有近100本,但是你要我说学到什么东西,书上面看的东西你是如何应用在生活中的,我实在讲不出来。而且,看的书越多,继续看的过程中,发现越看好像这些知识之间是有联系和冲突的。就好像体内有好多股真气,不断地冲撞,实在是很难受。我知道这些是因为我没有消化理解书中的内容导致的。

后来成甲以为这是因为自己记忆力不行,就去研究了的记忆力。发现了记忆力的记忆宫殿法。大体的意思就是要联想,在记忆一个东西的时候,大脑非常不擅长记住一些孤立的点,必须用一些东西去串联孤立的点,才能够加深记忆,延长记忆时间。比如成甲举了一个例子,如何记忆B6,大胸而且有六块腹肌的美女,这个时候大脑把B6这种无意义的东西增加了之前熟知事物的联系,就会让原本陌生的东西突然变得熟悉,更加能够记忆。但是,读书不能于记忆,即使记住了书里面的内容,如果不能够理解,转换为自己的东西,其实也没有什么用处。只有自己理解了知识,才能让知识改变我们自己的生活。新的知识在学习的时候要和旧的知识之间相互联系、对比、甚至是冲突,才能够对新的知识更多更多方面的认识。成甲说知识要形成一个网络才能在遇到新知识时,将新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其实生活中的实践部分就是这样的,我们在日常中使用到很多的知识原理,然后生活告诉我们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之后我们进行多次这种知识的练习工作,发现知识的多面性,也就是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为什么我们在学习编程知识的时候,不仅要看书中给出的结果,截图,我们还要在自己的电脑上面再进行一遍操作,因为在应用知识的时候,我们对知识从一个新的角度再去认识了知识,也就是说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知识,才会逐渐地掌握知识。采铜曾经提到过知识晶体的概念,大概意思是知识晶体是孤立的,不能很好地在生活中被我们使用,因为生活是复杂多面性的,但是如果将知识晶体结合起来,搭建出一个全新的框架,通过这么一个体系去思考问题,会发现截然不同。

最后,成甲从之前只是读书,并摘抄一些名言警句的低效读书方便,转变为不仅是摘抄名言警句,还尝试和自己旧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对比、联系、联想,写下自己过去的经历和现在的想法。这和我现在的读书方式比较相近,另外我还会写思维导图把知识二维化。但是成甲可能更进一步?他会将这些东西和很多生活最后中普遍的知识,这些临界知识整合起来,他说这样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的能力?他现在读书非常慢,而且不要求读完,在遇到特定的问题的时候,能够找出来哪些地方有这些资料,能够针对问题进行读书的能力?这种是不是和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主题阅读是一致的呢?我是不是还不知道哪些是所谓的临界知识呢?我现在好像还只是尝试去串联起来知识,但是往往好像也串联不起来?

所以,”跳出低水平的勤奋”这一小节,我到底应该怎么样践行呢?读书的时候做一下读书笔记,在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将旧有的知识尝试联系起来,用旧有的知识来进行对比、判断,画出思维导图?将知识体系化?然后用体系化的知识来思考问题?不再去计较读书的多少,放慢来读书,深入思考,这样就跳出低水平勤奋了吗?

这些不禁让我重新思考什么是知识?我们应该如何掌握知识?掌握知识的测量方式又是什么呢? 知识应该是一种能够改变我们的日常行为的信息。如果像成甲这么定义知识,那么我之前看过的很多的书都不再记得,也好像没有改变我的行为。有些编程知识改变了我的行为,但是我掌握了吗?怎么才能算我掌握了这些知识?

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具备的两个心态

习惯性防卫:这点有时候做的很好,总是会在理解了别人的观点之后,才会去反驳。可能和位置也有关系吧,一般老板这种情况下,懂得会多一些,对自己认为他不知道的人,这种习惯性防卫会多出现一些。习惯性防卫可能会对自己思维对这个人有偏见的时候,很明显,但是我一般心态放的还是比较低的,一般都会先理解别人是怎么做的之后,才去分析和判断。因为心里面觉得再差的人也会有优于自己的地方。其实就是作者提到的很典型的绿灯思维。我这边红灯不太有,一般都是绿灯思维。总觉得这也是可行的,那也是可行的,优点和缺点能够让自己看清楚。

以慢为快:结硬寨,打呆仗。作者提到之前作者在读书的时候,总是期待能够快速把书本读完,但是现在作者希望能够从书本中获得知识,能够理解明白一些之前没有的概念才是最关键的。能够花费80%的时间在20%的核心问题上面。我也是,总是学习任何东西的时候,会想要快速理解一些话语,不能够静下心来仔细体会。看到一些教程,看的飞快,但是不去认真思考后面的逻辑是什么。

关于写作

以后这里每天都会写一篇文章,题材不限,内容不限,字数不限。尽量把自己每天的思考都放入其中。

如果这篇文章给你带来了一些帮助,可以动动手指点个赞,顺便关注一波就更好了。

如果上面都没有,那么写下读完之后最想说的话?有效的反馈和你的鼓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另外打算把博客给重新捡起来了。欢迎大家来访问吃西瓜

我是shane。今天是2019年9月4日。百天写作计划的第四十二天,4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