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团队的思考:未来袋鼠能跳多高

963 阅读14分钟

打造有影响力、有竞争力、有凝聚力的团队

放在前言

最近在回顾团队的成长史,我带过的团队无一例外是“All in 业务”。它能使快速得到大幅的成长,这种的成长是被动的,是业务不断驱使我去学习,让我不断优化学习方式,提升学习速度。但当我的大部分实力都处于熟练,想要去突破熟练到精通,我会发现非常困难,已经习惯了被动学习的我,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一脸茫然。
再来看看晋升能力表中学习能力这一栏,强调最多的是【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在学习这块你必须主动、积极。

image.png

在“All in 业务”的环境下,我熟练的掌握了被动学习,你却又要求我主动、积极。我应该怎么做?我的团队应该怎样做?一直在困扰着我。

搞定影响力

什么是影响力?

你可以影响到你老板你上级的决策的能力就是影响力,一种为别人所易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这与拿“刀”威逼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不同。影响力是一个虚到不能再虚却又实到不能再实的东西,虚是因为它很难量化,实是因为它存在工作生活行业社区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在影响你。

对内的影响力

比如做技术方案,你凭借自己的观点就可以影响到他人的决策,这就是工作上的影响力。当我们团队在公司有足够的专业性,对某个领域非常擅长时,那么整个公司将要去做这件事时,就会第一 时间想到我们这个团队。

对外的影响力

比如我们团队在社区发表技术文章或观点,有前端同学看到了受到了启发,有所收获,对我们很感兴趣,很有可能下次求职时会把我们公司放入择选名单里。

影响力跟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关系?

每个人都有影响力,差别只在于大与小而已。你会说,我为什么会有影响力呢?
其实自己处事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态度、风格都在无时无刻、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他人。影响力并非是指做技术分享,写书出版这样,这些只是将它具象化了。
影响力跟我们每个人的关系,更像“你的经纪人”,它会帮助你让你的能力得到更多更好的曝光、传播,同时让别人从你这里得到一定的收获,Get 到知识点,更有可能促成别人跟你的合作,这里合作可以是纯技术技能之间的摩擦,也可以是参加分享活动等。
一个有影响力的人毋庸置疑是一个成功的人,那么经营“影响力”需要交流吗?“我”本身就不善言辞,会不会因为交流导致产生负反馈。

经营“影响力”需要交流吗?

”我们没有人生活在真空中,我们都要花大量时间与他人打交道“,《程序员的修炼之道》开篇就跟我们阐述了为什么要交流。事实上交流越有效,你就越有影响力。
我们说回自己职业本身,不论在大厂小厂,可以把技术大致分为三大种:

  • 能力型
    脑子灵活手快活好
  • 表达型
    口才棒会交际话话术感人
  • 思考型
    心思缜密默默无闻与世无争

同时具备能力 & 表达 & 思考 的人少之又少,能力 & 思考在技术岗比例较高,通常我们说这类人很“内敛”,也就是闷骚。这个群体大多是弱表达型的。
事实上,表达型的程序员更容易“上位”管理岗,物以稀为贵,在不善言谈的群体里,相对表达不错的人就很容易冒尖而被发现了。而思考型的人跟容易走上架构专家岗。在技术早期大家抢着学习想着靠实力证明自己的时候,表达交流很容易弱化,但随着职级晋升表达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是为什么?
表达交流能够放大你的影响力,因为你在交流时,是在向别人输出你的观点,在传达信息。
“我知道自己技术好,我也让别人知道我技术好,别人知道你技术好后会愿意与你共事,创造共赢,从而进一步证明我的能力是真的好,于是所有人都会认为你很厉害。”

表达交流的能力更像是影响力的加速器,不善言辞的技术人也可以靠长期的技术深度或架构一样可以提升影响力。

那么如何去提升个人影响力

如何去提升个人影响力

大到做技术沙龙分享,提升影响力;
小到钉钉 or 微信群发表观点,提升影响力

提高业务影响力

  • 在业务上有更广更深的思考

对于每个业务都可以使用“5W2H 原则”

  • 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
  • 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做后是否有收益?这个业务的扩展性是什么?
  • 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
  • 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 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 HOW——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
  • 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质量如何?
  • 对业务需求多提问题,多吸收反馈

在做业务讲解的时候,多给产品同学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去思考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汲取经验

提高技术影响力

  • 技术方案评审

首先做好自己,当自己在做业务或非业务的技术方案时,对采用的技术、方案,从多维度去做比较,将他放在更大的语境当中去,选择最优的。
在参加他人的技术评审时,多去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共同成长进步。

  • Code Review

参加 Code Review,给出自己的建议与想法

  • 技术分享

定期选择课题去做研究,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可以主动组织分享自己的知识,表达较弱的同学可以发表文章在团队内。

提升团队影响力

大家知道怎么去提升个人影响力后,我们来聊一聊怎么去提升团队影响力。目前想到不管对内还是对外有这么几种(可以是纯技术分享,也可以是对技术对业务的思考、吐槽、理解等等):

  • 发表技术贴
    比如 Taro 的编译原理、nginx 的执行流程等等
  • 定期举办技术沙龙
    开始可以先从团队内收集一些技术文章,在沙龙上对内宣讲、答疑解惑。后面可以邀请其他团队成员成为讲师,发放一些福利。
  • 定期做一些技术小点的知识分享
    比如什么是节点回收?React 最近一次版本改动了什么?……
  • 将一些整理好的技术文章,同时发布到语雀、掘金、公众号中。

搞定竞争力


什么是竞争力

首先要有竞争,才会有竞争力。一个人碌碌而为、不求上进,面临的只有淘汰。
谈起跨端框架,你第一想到的是什么?Taro?mpvue?uniapp?我们以 Taro 举例,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有哪些优势。①DSL 为 React;②有单独的 ESlint 规则和规则集,大大提升了代码容错;③移动端容器为 React Native。对于一部分以 React 为技术栈的团队而言,简直是福利。跨端框架 Taro 可以称为凹凸实验室的竞争力。这是开源团队之间的竞争力
说回我们每个人,我们常常在羡慕社区中有很多大牛,像阮一峰、敖丙,也期待成为这样的人。那我们如何成为这样的人呢?成为这样的人我就拥有竞争力了吗?
竞争力是团队或个人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备的竞争优势。说白了竞争力就是我们的技术实力,所擅长的技术领域

我们如何成为“大牛”

在跟许多大牛聊天后,会发现大牛绝大多数都符合“T”型人才。他们会在一到两个技术领域中具备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同时他们又对其它领域和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从2020年起,采用课题研究的方式,我们自主选择课题,长达两周的时间研究选题内容。如下:

image.png

在做课题研究时,我们不仅能收获到跨技术的知识,扩展我们“T”中的“一”,还能对我们已有的技能点得到提升。课题研究结束后,我们将过程和结果沉淀下来,借助影响力,分享给他人。

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人生

Do more

做的更多。做的比你“师哥”安排的活更多,超出他的预期。比方说我们组的小 Y,刚开始是负责插件首页的开发,大概有500~1000+行工作量,但他除了做完这个事情,还将关联的功能也都了解一遍,代码(大约3000+行)也都看了一遍。当这个插件首页上线后,小 Y 对首页相关的业务也都很熟悉了。在会议讨论时,能够提出自己对业务的理解跟想法。团队成员发现小 Y 对这块非常熟悉了,后面就产生了一些变化。产品讨论需求找他,技术功能评审找他,对外支持也找他。逐渐成为了这块业务的专家。

要想有机会,首先你得从人群中冒出来,要想冒出来,你就必须做到与众不同,要做到与众不同,你就要做的更多。

我们来分析下小 Y 是怎么做的?

  • 熟悉更多业务,不管是不是你负责的;熟悉更多代码,不管是不是你写的。
    这样做能够帮助你
    • 需求分析的时候更加准确,能够在需求阶段就识别风险、影响、难点
    • 问题处理的时候更加快速,因为相关的业务和代码都熟悉,能够快速的判断问题可能的原因并进行排查处理
    • 方案设计的时候考虑更加周全,由于有对全局业务的理解,能够设计出更好的方案
  • 自学

机会和挑战只会分配给有准备的人,等到要用的时候再来学就没有时间了。我们现在的项目大多数都进行了大量的封装,写业务代码所用到的技术比较有限。但框架有可能要改进,组件有可能要替换。假设让你带队重新开拓业务、技术,既没有组件也没有框架,要你从头开始来做。你会怎么做?这些就是机会,也是挑战。

Do better

做的更好。你负责的系统和业务,总有不合理和可以改进的地方。这些“不合理”和“可改进”的地方,就是你在升级路上的关卡精英怪物,打完后能够增加很多的经验值。识别出这些地方,给出解决方案,然后向师哥或技术负责人提出,一次不行两次,多提几次,只有有一次落地了,就是你的机会。

“不合理”和“可改进”的地方例如:

  • 重复代码太多,是否可以引入设计模式
  • 系统性能一般,是否可以进行优化
  • 按钮目前是单击,如果做成双击是否更好
  • 开发质量不高,是否引入高效的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方案
  • 目前系统太庞大,是否可以通过重构和解耦改为 n 个系统
  • 阿里中间件有一些感觉我们也可以用,是否可以引入
  • ……

Do exercise

做完练习。有些同学会有这样的疑惑,我确实自学到一些知识点,但是没有实践的机会,怎么办?三步走

  • Learning
    第一步是自学知识。
  • Trying
    第二步是自己动手,尝试写一些 Demo。
  • Sharing
    第三部是分享知识,在分享知识的同时与他人沟通,看看他人的理解或补充。晚上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

成为“大牛”后我就拥有竞争力了吗

是的。但还要努力提升竞争力,增强技术领域的实力,从“T”型人才向“π”型人才发展。

聊完个人竞争力我们再来看看团队

什么是团队

团 = “口” + “才”
队 = “耳” + “人”

“口”即团队交流。作为程序员,我们必须在许多层面上进行交流。我们会将许多时间花在开会、倾听和交谈上,我们设法了解用户的需要;我们编写代码,是与机器交流我们的意图;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变成文档,留给以后的开发者;我们每天在团队中工作,宣扬我们的主意、修正现有的做法、并提出新的做法。
“才”即知识、技能。团队所拥有的有关技术和所工作的应用领域的全部事实、以及团队的所有经验将是做为我们的知识资产。
“耳”即倾听。倾听是一门学问。倾听的最高境界是反馈,反馈是能够改变他人的行为。我们特别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但我们又吝啬给别人我们的肯定。
“人”即基本因素。有了人才会形成一个团队。
任何聚集在一起的群体,都可以称之为团体,比如在一间教室上课的学生。同样是教室中的学生,有的班级学生会因为迟到先后顺序争论不休,打扰到其他人,引起不满,破坏和谐的关系,这是因为缺乏共同的规范与方法导致的矛盾现象。成为一个“团队”必须要满足这几个条件:

  • 具有共同的愿望、目标
  • 具有共同的规范与方法
  • 信任他人、理解他人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枯?把它放进大海里。个人就是那一滴水,团队就是整个大海。团队的竞争力也是由每个人集合而成

如何去建设团队竞争力

当每个人的竞争力全方位提升时,团队也会相对应的综合提升。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来讲讲我认为的团队核心竞争力有哪些:

  • 持续学习的习惯
    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不要为了晋升考核而学习。学习是持久的,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个小目标,每天学30个英语单词,每周看一本非技术书籍,每个月健身一次等等。既要帮助自己更要帮助他人,整个团队的成长在于每个人的学习成果的积累和共享。
  • 发现事物的洞察力
    深刻理解做每件事的意义,透过现象看本质,多观察,冷静客观的看待它。
  • “利他”的服务意识
    所有人要主动服务所有人,让每一个自己服务的人感动,自己也因别人的服务感动。所有人都极具分享意识和利他意识。
  • 高效的协同执行力
    团队协作,高效执行,同心同力,所有人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发力、共同奋斗。
  • 有责任感,有担当的钻研精神
    勇于试错,遇到错误主动承担,不掩饰自我不足。

搞定凝聚力

什么是凝聚力?

家的凝聚力是最大的,来到团队就像回到家里一样,极具温暖。所有人了解所有人,知道每个人技术上的不足愿意帮助他成长,知道每个人生活上的难题愿意与他分忧。每个人在“家”里即是兄弟姐妹,又是竞争对手,互相比赛、争优,同时尊重他人、信任他人。沟通上不会产生对抗情绪,就事论事,借事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