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Javascript的事件循环

3,113 阅读8分钟

JavaScript、浏览器、事件之间的关系

JavaScript程序采用了异步事件驱动编程(Event-driven programming)模型,维基百科对它的解释是:

事件驱动程序设计(英语:Event-driven programming)是一种电脑程序设计模型。这种模型的程序运行流程是由用户的动作(如鼠标的按键,键盘的按键动作)或者是由其他程序的消息来决定的。相对于批处理程序设计(batch programming)而言,程序运行的流程是由程序员来决定。批量的程序设计在初级程序设计教学课程上是一种方式。然而,事件驱动程序设计这种设计模型是在交互程序(Interactive program)的情况下孕育而生的

简而言之,在web前端编程里面JavaScript通过浏览器提供的事件模型API和用户交互,接受用户的输入。

事件驱动程序模型基本的实现原理基本上都是使用 事件循环(Event Loop)。

而JS的运行环境主要有两个:浏览器、Node。

在两个环境下的Event Loop实现是不一样的,在浏览器中基于 规范 来实现,不同浏览器可能有小小区别。在Node中基于 libuv 这个库来实现

JS是单线程执行的,而基于事件循环模型,形成了基本没有阻塞(除了alert或同步XHR等操作)的状态。

浏览器中的事件循环 event loop

先看HTML标准的一系列解释:

为了协调事件(event),用户交互(user interaction),脚本(script),渲染(rendering),网络(networking)等,用户代理(user agent)必须使用事件循环(event loops)。 有两类事件循环:一种针对浏览上下文(browsing context),还有一种针对worker(web worker)。

为了更好地理解Event Loop,请看下图(转引自Philip Roberts的演讲《Help, I'm stuck in an event-loop》)

EventLoop

上图中,主线程运行的时候,产生堆栈,栈中的代码调用各种外部API,异步操作执行完成后,就在消息队列中排队。只要栈中的代码执行完毕,主线程就会去读取“任务队列”,依次执行那些事件所对应的回调函数。

详细的步骤如下:
  1. 所有同步任务都在主线程上执行,形成一个执行栈
  2. 主线程之外,还存在一个“消息队列”。只要异步操作执行完成,就到消息队列中排队
  3. 一旦执行栈中的所有同步任务执行完毕,系统就会依次读取消息队列的异步任务,于是被读取的异步任务结束等待状态,进入执行栈,开始执行
  4. 主线程不断重复上面的的第三步

下面看一个有意思的例子,猜一下它的运行结果:

setTimeout(
    function(){
        console.log('1')
},0);

new Promise(
    function(resolve){
        console.log('2');
        resolve()
}).then(
    function(){
        console.log('3');
});

console.log('4');

打印结果:

2
4
3
1

这是为什么?是不是跟上面说的相违背了?其实这里面就有了两个概念宏任务(task/macrotask),微任务(microtask),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两个东东。

Macrotask 与 Microtask

根据 规范,每个线程都有一个事件循环(Event Loop),在浏览器中除了主要的页面执行线程 外,Web worker是在一个新的线程中运行的,所以可以将其独立看待。

每个事件循环有至少一个任务队列(Task Queue,也可以称作Macrotask宏任务),各个任务队列中放置着不同来源(或者不同分类)的任务,可以让浏览器根据自己的实现来进行优先级排序

以及一个微任务队列(Microtask Queue),主要用于处理一些状态的改变,UI渲染工作之前的一些必要操作(可以防止多次无意义的UI渲染)

主线程的代码执行时,会将执行程序置入执行栈(Stack)中,执行完毕后出栈,另外有个堆空间(Heap),主要用于存储对象及一些非结构化的数据。

image

常见的macrotask有:

run <script>(同步的代码执行)
setTimeout

setInterval

setImmediate (Node环境中)

requestAnimationFrame

I/O

UI rendering

常见的microtask有:

process.nextTick (Node环境中)

Promise callback

Object.observe (基本上已经废弃)

MutationObserver

事件循环执行顺序

1. event loop 执行步骤:

1、执行宏任务(先进先出),一次循环只执行一个宏任务)
2、执行栈 —— 同步方法顺序执行,异步方法交给异步处理模块
3、执行栈为空时取出微任务执行(先进先出),直到微任务队列为空
4、更新UI渲染。完成一轮循环,反复执行1-4。(不一定每次循环都会渲染)

2.update the rendering 渲染更新:

在一轮event loop中多次修改同一dom,只有最后一次会进行绘制。
渲染更新(Update the rendering)会在event loop中的tasks和microtasks完成后进行,但并不是每轮event loop都会更新渲染,浏览器有自己的机制来确定是否要更新渲染。如果在一帧(16.7ms)里多次修改了dom,浏览器可能只会渲染绘制一次。
如果希望在每轮event loop都即时呈现变动,可以使用requestAnimationFrame.

那么我们回到上面的那个例子就不难解释了:

==注意==: Promise 自身的代码是同步执行的,只有 .then后的回调函数才是微任务。

主线程的执行过程:

  1. 从宏任务队列(task)中取出 script,将所有同步代码推入执行栈中执行,遇到异步代码交给异步处理模块,异步处理模块处理完成后将任务按规则推入事件队列,宏任务推宏任务队列(先进先出),微任务推微任务队列(先进先出)。所以输出 2 和 4。
  2. 执行完 script 中的同步代码,再将微任务队列中最老的任务推入执行栈执行,直到清空微任务队列。所以输出 3。
  3. 浏览器更新渲染,再去宏任务队列中取出最老的任务推入执行栈中执行,循环以上步骤。所以输出 1。

在Node中的实现

在Node环境中,macrotask部分主要多了setImmediate,microtask部分主要多了process.nextTick,而这个nextTick是独立出来自成队列的,优先级高于其他microtask

不过事件循环的的实现就不太一样了,可以参考 Node事件文档 libuv事件文档

Node中的事件循环有6个阶段

  1. timers:执行setTimeout() 和 setInterval()中到期的callback
  2. I/O callbacks:上一轮循环中有少数的I/Ocallback会被延迟到这一轮的这一阶段执行
  3. idle, prepare:仅内部使用
  4. poll:最为重要的阶段,执行I/Ocallback,在适当的条件下会阻塞在这个阶段
  5. check:执行setImmediate的callback
  6. close callbacks:执行close事件的callback,例如socket.on("close",func)

image

每一轮事件循环都会经过六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后,都会执行microtask

image

比较特殊的是在poll阶段,执行程序同步执行poll队列里的回调,直到队列为空或执行的回调达到系统上限

接下来再检查有无预设的setImmediate,如果有就转入check阶段,没有就先查询最近的timer的距离,以其作为poll阶段的阻塞时间,如果timer队列是空的,它就一直阻塞下去

而nextTick并不在这些阶段中执行,它在每个阶段之后都会执行。

一个简单的例子:

setTimeout(() => console.log(1));

setImmediate(() => console.log(2));

process.nextTick(() => console.log(3));

Promise.resolve().then(() => console.log(4));

console.log(5);

根据以上知识,应该很快就能知道输出结果是 5 3 4 1 2

修改一下:

process.nextTick(() => console.log(1));

Promise.resolve().then(() => console.log(2));

process.nextTick(() => console.log(3));

Promise.resolve().then(() => {
    process.nextTick(() => console.log(0));
    console.log(4);
});

输出为 1 3 2 4 0,因为nextTick队列优先级高于同一轮事件循环中其他microtask队列

再次修改:

process.nextTick(() => console.log(1));

console.log(0);

setTimeout(()=> {
    console.log('timer1');

    Promise.resolve().then(() => {
        console.log('promise1');
    });
}, 0);

process.nextTick(() => console.log(2));

setTimeout(()=> {
    console.log('timer2');

    process.nextTick(() => console.log(3));

    Promise.resolve().then(() => {
        console.log('promise2');
    });
}, 0);

输出结果为:

0
1
2
timer1
timer2
3
promise1
promise2

与在浏览器中不同,这里promise1并不是在timer1之后输出,因为在setTimeout执行的时候是出于timer阶段,会先一并处理timer回调.

善用事件循环

知道JS的事件循环是怎么样的了,就需要知道怎么才能把它用好:

  1. 在microtask中不要放置复杂的处理程序,防止阻塞UI的渲染

  2. 可以使用process.nextTick处理一些比较紧急的事情

  3. 可以在setTimeout回调中处理上轮事件循环中UI渲染的结果

  4. 注意不要滥用setInterval和setTimeout,它们并不是可以保证能够按时处理的,setInterval甚至还会出现丢帧的情况,可考虑使用 requestAnimationFrame

  5. 一些可能会影响到UI的异步操作,可放在promise回调中处理,防止多一轮事件循环导致重复执行UI的渲染

  6. 在Node中使用immediate来可能会得到更多的保证

如有错误欢迎指正,相互进步。

参考链接:

JavaScript 运行机制详解:再谈Event Loop

深入理解 JavaScript 事件循环(一)— event loop

深入浅出Javascript事件循环机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