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说服,直接行动

130 阅读5分钟

图片

回顾这七年反复决定不喝咖啡、然后这次说停就停,我总结出一条经验:

不是所有行动在开始前都需要搞定为什么或者说服自己,直接行动并聚焦于行动本身,这也是一种有效模式。

它其貌不扬,特别适合解决反复纠结的执念。梳理出来这篇文章,试着和大家分享一下。

动力假说

换个说法,无非就是:

不问为什么,也不说服自己,想去做就立即去做了呗。

利落地行动起来,当然是好事。可是为什么能够利落地行动起来?说做就去做的人,无非是立即找到了足够开启行动的动力。也就是说,行动依然有动力,只不过那动力不需要很多,立即获得,根本不需要花费显著的精力去搞明白为什么以及说服自己。

开启行动所需的动力,与事情的难易有关,更与个人所能预见的困难有关。同一件事,有些人善于推演到更长远从而预见了更大的困难,开启行动就需要更多的动力。同一件事,反复对于同一个人,首次次行动看得近,开启行动所需动力少,待失败过后再次开启所需动力就会增多。眼界、经验、思维习惯会让人看到更远处,预见更多的困难。出于对高概率失败的畏惧,人们就更需要找到强大的动力来支撑自己行动。

想做,去做,失败,再次想做,去做,失败…好几年或好些年过去了,这件事就成了执念。每个人都有未完成的执念。想放放不下,想推动而无实质进展。我老公反复想要运动,我反复想要戒掉咖啡。每次都在花费更多精力来搞明白为什么值得去做,找各种理由尝试说服自己去行动。

从“找动力”这个定势中跳出来呢?也许那些未完成的执念所遇到的真正障碍不是为什么而是怎么办。在好几年的时间尺度里,你反复认为应该自己去做某件事,只不过总是没做到。这种反复本身就足以说明,执念就是动力。未完成情结,提供充足的动力。

对于执念来说,我们有动力去做,欠缺的只是完成它。某种形式的圆满。

戒咖啡的实例

脱离实例讨论经验是枯燥的。把它放回到戒咖啡这件事上。

当我宣告自己再次尝试不喝咖啡,评论的关注点总是落在:

  • 为什么要戒掉咖啡?
  • 咖啡有什么不好吗?
  • 咖啡因成瘾有什么后果吗?
  • 为什么彻底不喝,而不是控制摄入量?
  • 为什么立即完全不喝,而不是循序渐进地戒掉?
  • 咖啡成瘾确实不太好,人没点癖好还有啥意思?

不能回答。如果需要在下定决心之前必须回答以上问题,有理有据地说服自己,并能在行动过程中应对一切内在和外在的质疑及诱惑,那么这个决心是下不了的。就算勉强下了,也难以行动到底。一个认可咖啡的美好、多年享有咖啡所带来好处的人,是难以把动力押注在“为什么”上的,即便某些时候她遭受了咖啡因摄入过度所带来的困扰。

执念是存在的。七年时间里我确实反复尝试过戒掉咖啡,然后很快又重新喝咖啡,“不再喝咖啡”是我已经存在的执念。

重新燃起不喝咖啡的念头,是因为看到 Telegram 的创始人谈及生活习惯,他多年从不摄入咖啡因、酒精这类成瘾性物质,并强调了作为创作者保养大脑的必要性。我在日记里自我对话,说服不了自己戒咖啡。灵感突现,我冒出一个念头:

我不妨试试看立即下定决心不再喝咖啡,然后全然聚焦于行动本身,遇到困难就想办法去解决。

这是我擅长的,我喜欢排除困难。然后我就开始行动了。

不喝咖啡简单,不去做就行了嘛?其实挺难。已建立的惯性,重复起来毫不费力,打破它却很费力。早上起床和午饭后以及任何想要专注时,我总是习惯性想要来一杯咖啡提神。然后就是必然到来的咖啡因戒断反应。我的咖啡因每日摄入量或已超过 450 毫克,立即终止喝咖啡后,显著头痛,全身肌肉乏力。本以为不喝咖啡能睡得好,结果刚开始依然睡得少且浅。

但这个模式的好处是,所有关于咖啡有没有必要戒掉、如何戒掉的讨论,都不再对我造成诱惑。我也无需花费精力来向人解释或自我解释,为什么我一定要如此做。不问为什么,我的决定已经下了,现在我所关心的只有如何承受头痛和乏力,如何不喝咖啡而专注下来。问题具体而明确,所以不管以前有无经验,都有办法找到答案。

第一天立志时,我还无法确信这次能否戒掉咖啡,最痛苦的 48H 已经过去,我的信心大增。

小结

这个经验所适用的情境是:如果一件事已经纠结了好些年,反复做、反复没做成,恰好有契机想着要不要再次启动,那么这一次就不要再花精力问为什么做,也不必再说服自己内心的各种畏惧或质疑,不妨就直接行动起来,全程忽略掉为什么,只聚焦于行动和解决行动中遇到的困难;取得一定积极进展后,再梳理和唤醒更多能量,去让这件事圆满。

对于这条经验,你有什么正例或反例吗?如果把它用在你的多年执念上,是否有启发?